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微波暗室用谐振型角锥吸波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4页
  1.1.1 电磁辐射的危害第10-13页
  1.1.2 世界各国所采取的措施第13-14页
 1.2 吸波材料概述第14-15页
  1.2.1 电磁辐射第14-15页
  1.2.2 吸波材料第15页
  1.2.3 反射率第15页
 1.3 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1 铁氧体吸波材料第15-16页
  1.3.2 手性材料第16页
  1.3.3 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第16页
  1.3.4 导电高分子吸波材料第16页
  1.3.5 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第16页
  1.3.6 纳米吸波材料第16-17页
  1.3.7 智能隐身材料第17页
 1.4 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第17-18页
 1.5 建造暗室用吸波材料第18页
  1.5.1 尖劈介质吸波材料第18页
  1.5.2 铁氧体瓦片吸波材料第18页
  1.5.3 复合型吸波材料第18页
 1.6 选题的意义第18-20页
2. 吸波材料理论与设计第20-35页
 2.1 吸波材料设计理论基础第20页
 2.2 吸波材料设计原则第20-22页
  2.2.1 提高材料的损耗第20-21页
  2.2.2 满足阻抗匹配第21页
  2.2.3 材料的综合性能第21-22页
  2.2.4 提高电导率第22页
  2.2.5 吸波理论的探讨第22页
 2.3 材料吸收电磁波的原理第22-24页
  2.3.1 材料损耗第22-24页
  2.3.2 相位对消第24页
  2.3.3 扩散第24页
 2.4 吸波材料结构类型第24-25页
  2.4.1 多层型结构第24-25页
  2.4.2 多次反射型结构第25页
  2.4.3 干涉型结构第25页
  2.4.4 谐振型吸收第25页
 2.5 吸波材料形状设计第25-30页
  2.5.1 锥体高度第25-26页
  2.5.2 顶角的设计第26-30页
  2.5.3 底座的高度第30页
 2.6 原材料的选取第30-31页
  2.6.1 基体的选用第30-31页
  2.6.2 损耗介质的选用第31页
 2.7 填充方式设计第31-33页
  2.7.1 水平分层方式第32页
  2.7.2 立体分层填充第32-33页
 2.8 拓宽吸波频带的途径第33-35页
  2.8.1 制备复合型损耗介质第33页
  2.8.2 对损耗介质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第33-34页
  2.8.3 开发具有全新吸波概念的损耗介质第34页
  2.8.4 改变吸波材料的结构设计第34-35页
3 实验部分第35-44页
 3.1 实验原料第35-39页
  3.1.1 EPS第35-36页
  3.1.2 炭黑第36-37页
  3.1.3 聚乙烯醇(PVA)第37-39页
  3.1.4 其他原料第39页
 3.2 实验设备第39-40页
  3.2.1 加工设备第39页
  3.2.2 测试设备第39-40页
 3.3 实验步骤第40-42页
  3.3.1 材料改性处理第40页
  3.3.2 涂覆过程第40-41页
  3.3.3 阻燃处理第41页
  3.3.4 含量计算第41-42页
 3.4 吸波性能测试第42-43页
  3.4.1 测试原理第42页
  3.4.2 测试方法第42-43页
 3.5 阻燃性测试第43-44页
4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4-65页
 4.1 理论模型分析第44-51页
  4.1.1 单球对电磁波的作用第44-48页
  4.1.2 多球对电磁波综合作用分析第48-51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1-61页
  4.2.1 平板填充吸波材料第51-54页
  4.2.2 锥体吸波材料第54-59页
  4.2.3 不同填充方式锥体测试结果第59-61页
 4.3 谐振型吸波材料在暗室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第61-65页
  4.3.1 暗室的设计第61-63页
  4.3.2 吸波材料性能总结及前景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金属掺杂改性TiO2光解水制氢气的研究
下一篇:跨组织营销团队管理机制与测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