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 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表面活性剂 | 第12-23页 |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第13-15页 |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 | 第15-17页 |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 第17-20页 |
·表面活性 | 第17-18页 |
·克拉夫特点 | 第18页 |
·浊点 | 第18页 |
·胶团 | 第18-19页 |
·表面活性剂的 HLB 值 | 第19-20页 |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第20-22页 |
·润湿作用 | 第20页 |
·乳化和破乳作用 | 第20-21页 |
·分散和絮凝 | 第21页 |
·起泡和消泡 | 第21页 |
·增溶 | 第21-22页 |
·表面活性剂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22-23页 |
·传统表面活性剂的缺点 | 第22-23页 |
·新型表面活性剂 | 第23页 |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 | 第23-29页 |
·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第24-28页 |
·按亲水基分类 | 第24-25页 |
·按可聚合基团的种类分类 | 第25-27页 |
·按可聚合基团的位置分类 | 第27-28页 |
·水溶性和油溶性可聚合乳化剂 | 第28页 |
·用反应性表面活性剂制得的乳液特性 | 第28-29页 |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丙烯醇衍生的系列可聚合非离子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 第31-53页 |
前言 | 第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4页 |
·原料及仪器 | 第31-32页 |
·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合成方法 | 第33页 |
·产物的精制 | 第33-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51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4-40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溶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试剂用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反应物滴加速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与水的不溶物生成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 | 第40-51页 |
·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产物的~1HNMR 谱分析 | 第41页 |
·临界胶束浓度 | 第41-45页 |
·浊点测定 | 第45-46页 |
·单体乳化能力的测定 | 第46-47页 |
·溶液流变性能的测定 | 第47-49页 |
·溶液储存稳定性测定 | 第49页 |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计算 | 第49-50页 |
·可聚合能力的简单测试 | 第50页 |
·与丙烯酸酯单体的乳液聚合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三章 马来酸酐衍生的系列可聚合聚氨酯表面活性剂 | 第53-68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54页 |
·合成方法 | 第54-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7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6-60页 |
·加料顺序的确定 | 第56页 |
·温度条件的确定 | 第56-57页 |
·溶剂的影响 | 第57-58页 |
·酯化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58-60页 |
·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 | 第60-67页 |
·产物的红外光谱 | 第60-61页 |
·产物的~1HNMR 谱分析 | 第61页 |
·临界胶束浓度 | 第61-64页 |
·溶液流变性能测定 | 第64页 |
·溶液储存稳定性测定 | 第64-65页 |
·浊点测定 | 第65-66页 |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的计算 | 第66页 |
·单体乳化能力的测定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