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部分 导言第11-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内容的界定第12-13页
 三、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四、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15-16页
 五、目的与方法第16-17页
第二部分 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新要求第17-23页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趋势第17-18页
  (一) 崇尚本体性价值第17页
  (二) 追求教育平等第17-18页
  (三) 倡导对话教育第18页
 二、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构成第18-20页
  (一) 宽广复合的专业知识第18-19页
  (二) 多重结构的专业技能第19-20页
  (三) 坚定丰厚的专业情意第20页
 三、基础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昭示第20-23页
  (一) 更加重视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20-21页
  (二) 注重推动专业发展第21-22页
  (三) 关注铸造专业理想第22-23页
第三部分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第23-29页
 一、教育观念滞后于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第23-24页
 二、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第24-25页
 三、课程观念陈旧,结构老化第25-27页
 四、评价体系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第27-28页
 五、专业师资队伍力量明显不均衡第28-29页
第四部分 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对策探讨第29-40页
 一、渗透现代教育观念,积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第29-31页
  (一) 秉承优良传统,兼顾教师发展的连续性第29-30页
  (二) 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教师教育的人文价值取向第30页
  (三) 确保教学形式的师范性,坚持教学内容的学术性第30-31页
 二、制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明确培养规格第31-32页
  (一) 培养目标的确立依据第31页
  (二) 具体培养规格第31-32页
 三、建立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第32-36页
  (一) 建立平台加模块的课程设置方案第32-33页
  (二) 调整各类课程的课时比例,完善课程结构第33-35页
  (三) 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第35-36页
 四、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激励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第36-37页
  (一) 评价功能侧重于检查、激励和调整第36页
  (二) 评价标准强调个体差异第36页
  (三) 评价内容指向学生的综合素质第36-37页
  (四) 评价方法趋向多样化第37页
  (五) 评价重心转向形成性评价第37页
 五、建设高素质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第37-40页
  (一) 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第37-38页
  (二) 增强校际合作,促进学术交流第38页
  (三) 建立与小学的长期协作第38-40页
注释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效氯氰菊酯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研究
下一篇:灰树花糖蛋白GF6F2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