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1. 导论第14-28页
   ·研究背景及提出问题第14-18页
     ·研究背景: 投资银行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第14-17页
     ·研究对象: 投资银行的概念与内涵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第18页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8-19页
   ·现有研究成果与文献的简单回顾第19-27页
     ·交易费用与金融机构第19-20页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第20-23页
     ·投资银行业的特殊产业特征第23-27页
   ·论文的论述重点第27-28页
2. 金融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相关研究第28-39页
   ·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的范式与假说第28-35页
     ·SCP范式第28-30页
     ·X—效率假设第30-31页
     ·规模经济假设与金融企业并购第31-32页
     ·金融业中的范围经济第32-35页
   ·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第35-39页
     ·马歇尔困境第35-36页
     ·有效竞争第36-37页
     ·市场结构与绩效第37-39页
3.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第39-60页
   ·中国投资银行业演进概况第39-43页
     ·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阶段第39-40页
     ·我国投资银行的市场环境第40-43页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第43-49页
     ·市场集中度的计量方法第43-44页
     ·依据集中度划分市场结构类型第44-49页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第49-51页
     ·资本壁垒第49页
     ·产品(服务)差异化壁垒第49-50页
     ·维持剩余产能的壁垒第50页
     ·信息优势壁垒第50-51页
     ·政府管制壁垒第51页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退出壁垒第51-57页
     ·构成退出壁垒的因素第52-53页
     ·投资银行业退出壁垒的衡量第53-55页
     ·金融业的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金融业稳定性第55-57页
   ·中国投资银行业的产品差异化问题初探第57-60页
4. 投资银行业绩效评价及影响绩效的因素研究第60-112页
   ·投资银行业的宏观与中观绩效第60-64页
     ·宏观绩效:配置效率和动态效率第60-63页
     ·中观(产业)绩效:1998-2004第63-64页
   ·国内证券公司绩效测度:已有成果及评价第64-70页
   ·中国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DEA方法第70-84页
     ·从Farrell效率衡量方法到DEA方法第70-71页
     ·DEA方法的演进与相关文献第71-72页
     ·采用DEA方法测度金融机构效率的研究回顾第72-74页
     ·DEA模型第74-76页
     ·运用DEA方法检验国内证券公司的技术效率第76-84页
   ·成本效率、盈利效率与替代盈利效率——参数分析法第84-95页
     ·成本效率第84-85页
     ·标准盈利效率第85-86页
     ·替代盈利效率第86-87页
     ·参数方法相比较于非参数方法所具有的优势第87-88页
     ·用参数分析法测度中国证券公司的效率状况第88-94页
     ·效率概念的简单归纳和比较第94-95页
   ·规模与效率:国内证券公司效率测度结果及初步分析第95-99页
   ·影响国内证券公司绩效的因素第99-110页
     ·战略第100-105页
     ·战略的实施第105-107页
     ·环境因素第107-110页
   ·中国投资银行业效率评价小结第110-112页
5. 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优化——国际比较与政策建议第112-132页
   ·海外投资银行业的结构与绩效演进——以美国为例第112-114页
     ·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第112-113页
     ·行业利润率状况和绩效的周期性波动问题第113-114页
   ·案例分析:美林证券的绩效、行为与市场地位第114-122页
     ·美林证券业务概貌第114-115页
     ·美林证券公司的收入、费用与利润构成第115-119页
     ·美林证券公司的绩效变动第119-121页
     ·美林证券在美国投资银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第121-122页
   ·中美投资银行在企业绩效与业务结构上的对比分析第122-125页
     ·企业规模与绩效对比第122-123页
     ·中美投资银行的业务结构区别较大第123-125页
   ·政策建议:通过调整业务结构来改善盈利能力第125-132页
     ·组织创新是业务结构调整的前提第126-127页
     ·经营模式直接影响业务结构和盈利能力第127-128页
     ·证券公司的业务结构调整与产品创新第128-132页
6. 监管对行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及监管改革初探第132-145页
   ·对投资银行业实施政府监管的理论基础第132-137页
     ·有关监管的理论争议第132-133页
     ·金融监管的制度可能性边界第133-135页
     ·对投资银行业实施监管的依据第135-137页
   ·监管对中国投资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影响第137-143页
     ·对市场进入的监管及其影响第138-139页
     ·发行管制制度及其对承销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第139-141页
     ·监管对证券经纪业结构和绩效的影响第141页
     ·政府对市场退出的管制及其影响第141-143页
   ·改革与创新政府监管,优化投资银行业结构与绩效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2页
附录1: 1998~2003上市公司融资承销商变动第152-160页
附录2: 投资银行承销项目费率(1995~2004)第160-165页
附录3: 行业集中度偏低:2000~2004十大证券公司第165-167页
附录4: 绩效分析所采用的部分样本简况(2004)第167-168页
后记第168页

论文共1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下一篇:关于中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