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虫营养保健价值的研究及功能因子分析评价
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8-36页 |
·引言 | 第18-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第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 第20-34页 |
·昆虫营养价值评述 | 第20-28页 |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28-30页 |
·昆虫保健食品的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30-34页 |
·昆虫保健食品的现状 | 第30-31页 |
·昆虫保健食品的特点 | 第31-33页 |
·昆虫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研究目标 | 第3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白蜡虫的主要营养和保健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 第34页 |
·白蜡虫的食用安全性研究 | 第34-35页 |
·保健功能实验 | 第35页 |
·抑制肿瘤实验 | 第35页 |
·综合利用研究 | 第35页 |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二章 白蜡虫营养及功能成分分析与评述 | 第36-49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6-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分析方法 | 第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营养成分 | 第37-41页 |
·基本营养成分 | 第37-38页 |
·氨基酸 | 第38-40页 |
·矿质元素 | 第40-41页 |
·维生素 | 第41页 |
·部分功能成分 | 第41-43页 |
·几丁质 | 第41-43页 |
·粗多糖 | 第43页 |
·卵磷脂 | 第43页 |
·全虫卵囊与虫卵的糖分和黄酮 | 第43页 |
·讨论和结论 | 第43-49页 |
·讨论 | 第44-47页 |
·蛋白质与氨基酸 | 第44-45页 |
·元素和维生素 | 第45-47页 |
·功能成分的保健价值 | 第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白蜡虫食用安全性试验与评价 | 第49-6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9-52页 |
·试验材料 | 第49-50页 |
·试验方法 | 第50-52页 |
·大、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50页 |
·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 | 第50页 |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 第50页 |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第50-51页 |
·大白鼠传统致畸试验 | 第51-52页 |
·大白鼠30 天喂养试验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1页 |
·大、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 | 第52-53页 |
·细菌致突变试验(Ames 试验) | 第53-54页 |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 第54-55页 |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 第55-56页 |
·大白鼠传统致畸试验 | 第56-58页 |
·大白鼠30 天喂养试验 | 第58-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白蜡虫保健价值研究 | 第63-8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3-67页 |
·供试样品 | 第63-64页 |
·实验动物 | 第64页 |
·饲养条件 | 第64页 |
·剂量设计 | 第64页 |
·喂饲方法和周期 | 第64页 |
·抗疲劳作用 | 第64-65页 |
·小鼠负重游泳试验 | 第64-65页 |
·尿素氮和血糖测定 | 第65页 |
·耐缺氧作用—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 | 第65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65-66页 |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 | 第65页 |
·血清溶血素测定 | 第65-66页 |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 | 第66页 |
·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66页 |
·抗突变作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第66页 |
·白蜡虫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66-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7页 |
·抗疲劳作用 | 第67-68页 |
·小鼠负重游泳试验 | 第67页 |
·血清尿素氮和血糖测定 | 第67-68页 |
·耐缺氧作用—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 | 第68-69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69-73页 |
·小鼠碳粒廓清试验 | 第69-70页 |
·血清溶血素测定 | 第70-71页 |
·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试验 | 第71-72页 |
·免疫器官的影响 | 第72-73页 |
·抗突变作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 第73-75页 |
·白蜡虫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75-7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7-80页 |
·主要结论 | 第77页 |
·讨论 | 第77-80页 |
·免疫调节功能 | 第78-79页 |
·抗突变功能 | 第79页 |
·抗疲劳功能 | 第79-80页 |
第五章 白蜡虫粗多糖提取与抑制肿瘤试验研究 | 第80-93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1-85页 |
·粗多糖提取与分析方法 | 第81-82页 |
·供试白蜡虫 | 第81页 |
·粗多糖提取 | 第81页 |
·粗多糖除蛋白 | 第81-82页 |
·粗多糖含糖量测定 | 第82页 |
·粗多糖含氮量测定 | 第82页 |
·粗多糖氨基酸测定 | 第82页 |
·粗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82页 |
·粗多糖体内抑制肿瘤试验 | 第82-84页 |
·供试瘤株 | 第82页 |
·供试动物 | 第82-83页 |
·给药途径 | 第83页 |
·试验剂量 | 第83页 |
·对照 | 第83页 |
·试验方法 | 第83页 |
·数据分析 | 第83-84页 |
·粗多糖体外抗肿瘤试验 | 第84-85页 |
·供试白蜡虫粗多糖 | 第84页 |
·粗多糖试验剂量 | 第84页 |
·供试细胞株 | 第84页 |
·对照 | 第84页 |
·试验方法 | 第84-8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85-90页 |
·粗多糖的提取和分析 | 第85-88页 |
·白蜡虫粗多糖的提取 | 第85页 |
·白蜡虫粗多糖除蛋白试验 | 第85-87页 |
·多糖氨基酸分析 | 第87-88页 |
·粗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 | 第88页 |
·白蜡虫粗多糖抑制肿瘤试验 | 第88-89页 |
·粗多糖体外抗肿瘤试验 | 第89-90页 |
·结论和讨论 | 第90-93页 |
·结论 | 第90页 |
·讨论 | 第90-93页 |
·多糖的来源 | 第90-91页 |
·多糖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 第91页 |
·多糖的抑制肿瘤机制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白蜡虫的综合利用 | 第93-101页 |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资源基础 | 第94页 |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科学基础 | 第94-96页 |
·白蜡虫营养丰富 | 第94-95页 |
·白蜡虫含有多种功效成分 | 第95页 |
·白蜡虫食用安全 | 第95-96页 |
·白蜡虫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突变功效 | 第96页 |
·白蜡虫粗多糖具有抑制肿瘤功效 | 第96页 |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途径及产品 | 第96-101页 |
·白蜡虫综合利用途径 | 第96-98页 |
·白蜡虫综合利用的主要产品 | 第98-101页 |
第七章 讨论和结论 | 第101-106页 |
·主要结论 | 第101-103页 |
·白蜡虫的营养价值 | 第101页 |
·白蜡虫含有的保健功能成分 | 第101-102页 |
·白蜡虫的食用安全性 | 第102页 |
·白蜡虫具有的保健功能 | 第102页 |
·白蜡虫多糖的抑制肿瘤功能 | 第102页 |
·白蜡虫的综合利用 | 第102-103页 |
·讨论 | 第103-106页 |
·关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因子 | 第103-104页 |
·昆虫多糖及其保健价值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4页 |
图版 | 第114-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附录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