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闽语(福佬话)论文

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研究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3页
中、英文摘要第3-4页
凡例第4-5页
论文目录第5-8页
第一章 绪言第8-21页
   ·惠安县概貌第8-10页
     ·惠安县人文地理概况第8页
     ·惠安县历史沿革第8-10页
     ·惠安县方言说略第10页
   ·闽南方言句子研究概况第10-15页
   ·本文研究的相关问题第15-18页
     ·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5-16页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语料的来源第17页
     ·一点说明第17-18页
   ·惠安方言动词谓语句的分类第18-19页
 注释第19-21页
第二章 惠安方言单动谓语句第21-43页
   ·惠安方言单动重叠谓语句第21-31页
     ·单动重叠谓语句的类型第21-22页
     ·单动重叠谓语句对主语、动词的选择第22-24页
     ·单动重叠谓语句的语义特征第24-25页
     ·单动重叠式在谓语句中的语法意义第25-29页
     ·单动重叠谓语句的用法第29-31页
   ·惠安方言单动非重叠谓语句第31-41页
     ·单动非重叠谓语句的构成第31-32页
     ·单动非重叠谓语句对主语、动词的选择第32-33页
     ·单动非重叠谓语句的语义特征第33-35页
     ·单动非重叠谓语句的用法第35-41页
   ·小结第41页
 注释第41-43页
第三章 惠安方言动宾谓语句第43-58页
   ·单宾谓语句第43-49页
     ·几个动态助词和单宾谓语句第43-46页
     ·带谓语动词重叠式的单宾谓语句第46-48页
     ·单宾谓语句的用法第48-49页
   ·不带方所宾语的双宾谓语句第49-53页
     ·双宾句对动词的选择第49-50页
     ·双宾语的语序第50-53页
   ·带方所宾语的双宾谓语句第53-56页
     ·“V+O_1”与“V·O_1’”第53-55页
     ·O_1与O_2的语序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注释第57-58页
第四章 惠安方言动宾补谓语句第58-67页
   ·动宾补谓语句对谓语动词和主、宾语的选择第58-60页
   ·补语的语义类别及语义指向第60-65页
   ·动宾补谓语句的用法第65-66页
   ·小结第66页
 注释第66-67页
第五章 惠安方言特殊兼语句第67-74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种特殊兼语句第67-71页
     ·N_1与N_2第68页
     ·V_1与V_2第68-70页
     ·N_1、N_2、V_1、V_2之间的关系第70-71页
   ·第二种特殊兼语句第71-73页
     ·N_1’与N_2’第71页
     ·V_1’与V_2’第71-73页
     ·N_1’、N_2’、V_1’、V_2’之间的关系第73页
   ·小结第73页
 注释第73-74页
第六章 惠安方言连动谓语句第74-91页
   ·引言第74页
   ·连动句中的内部成分考察第74-75页
   ·V_1与V_2的搭配规律第75-86页
     ·单个动词与单个动词的搭配第75-77页
     ·单个动词与动词性短语的搭配第77-80页
     ·动词性短语与单个动词的搭配第80-83页
     ·动词性短语与动词性短语的搭配第83-86页
   ·连动句的语义特征第86-89页
     ·S与V_1、V_2之间的语义关系第86-87页
     ·V_1和V_2之间的语义关系第87-89页
   ·连动句的用法第89-90页
   ·小结第90页
 注释第90-91页
第七章 惠安方言动词性主谓谓语句第91-105页
   ·动词性主谓谓语句的内部成分考察第91-98页
   ·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第98-100页
   ·动词性主谓谓语句的用法第100-104页
   ·小结第104-105页
第八章 结语第105-110页
   ·与普通话相比,差异显著第105-108页
   ·与周边闽语相比,同中有异第108页
   ·古汉语在惠安方言烙下深深的印记第108-109页
 注释第109-11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10-114页
附录部分第114-120页
 附录一:惠安方言语音概略第114-119页
 附录二: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一览第119-120页
后记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重代码理论在外语阅读过程中的实证研究--对三十名大学生外语阅读过程中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具体性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称呼语的跨文化研究--中美高校师生社交称呼行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