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知识产权限制的学理分析 | 第15-39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限制的经济学分析 | 第15-23页 |
一、知识资产的产权界定 | 第15-21页 |
二、知识资产的动态利用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限制的法价值分析 | 第23-32页 |
一、个人——社会双向本位的价值体系模式 | 第24-28页 |
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定位 | 第28-32页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与自由竞争的博弈 | 第32-39页 |
一、知识产权对竞争的影响 | 第33-34页 |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博弈 | 第34-36页 |
三、独占和竞争:两种制度的博弈 | 第36-39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限制的法律制度体系 | 第39-66页 |
第一节 民法基本原则对知识产权的限制 | 第39-45页 |
一、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含义 | 第39页 |
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立法例 | 第39-41页 |
三、禁止权利滥用与诚实信用原则 | 第41-42页 |
四、禁止权利滥用对知识产权的适用 | 第42-45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上的限制制度 | 第45-53页 |
一、期限限制制度 | 第45-46页 |
二、效力终止制度 | 第46-47页 |
三、效力否定制度 | 第47-48页 |
四、强制许可制度 | 第48-51页 |
五、计划实施许可制度 | 第51页 |
六、其它限制制度 | 第51-53页 |
第三节 竞争法上的知识产权限制制度 | 第53-66页 |
一、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关系概述 | 第53-55页 |
二、知识产权领域的反竞争行为 | 第55-62页 |
三、知识产权领域竞争法的具体适用 | 第62-66页 |
第三章 专利权行使与竞争法限制的结构主义经验分析 | 第66-102页 |
第一节 美国专利权行使与公平竞争的关系 | 第66-86页 |
一、美国反托拉斯法对专利态度变化的发展过程 | 第66-74页 |
二 、美国反托拉斯法与专利权滥用原则 | 第74-76页 |
三、专利权具体行使行为的反托拉斯规制 | 第76-85页 |
四、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二节 日本专利权行使与其竞争法限制 | 第86-102页 |
一、专利权行使与独占禁止法 | 第87-96页 |
二、专利授权契约中不公正交易方法的规制运用基准 | 第96-102页 |
第四章 专利权行使与竞争法限制的行为主义经验分析 | 第102-139页 |
第一节 德国法中专利权行使与其竞争法规制 | 第102-112页 |
一、专利保护与竞争秩序 | 第102-103页 |
二、常见的专利滥用类型 | 第103-104页 |
三、德国营业竞争限制防止法中对专利权行使的规范 | 第104-112页 |
第二节 欧盟竞争法对专利权行使的规制 | 第112-124页 |
一、欧盟竞争法中专利权行使的原则 | 第113-115页 |
二、欧盟条约中涉及专利权的条款 | 第115-118页 |
三、关于技术转让协议集体适用欧盟条约第81条第3款的条例 | 第118-123页 |
四、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专利权行使与其竞争法之限制 | 第124-139页 |
一、台湾专利法对专利权的限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4-128页 |
二、台湾公平交易法对知识产权的态度 | 第128-130页 |
三、专利权让与及授权契约立法中的疑虑 | 第130-133页 |
四、专利法与公平交易法适用上的问题 | 第133-135页 |
五、公平交易法对专利授权契约的适用 | 第135-138页 |
六、小结 | 第138-139页 |
第五章 比较与借鉴 | 第139-168页 |
第一节 拔开专利与反垄断关系的迷雾 | 第139-141页 |
一、专利制度与反垄断制度的一致性 | 第139-140页 |
二、专利制度与反垄断制度的冲突性 | 第140-141页 |
第二节 豁免制度比较 | 第141-146页 |
一、豁免类型 | 第141-144页 |
二、豁免对象 | 第144-146页 |
第三节 规管制度比较 | 第146-162页 |
一、规管对象 | 第146-153页 |
二、规管模式 | 第153-156页 |
三、各国(地区)反垄断法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规制 | 第156-162页 |
第四节 中国现实对制度的呼唤 | 第162-168页 |
一、直面中国现实 | 第162-164页 |
二、对制度的呼唤 | 第164-16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68-173页 |
后记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