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 第1-13页 |
·选题意图 | 第7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关于民营银行的综述 | 第7-10页 |
·产权理论综述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第2章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的主要表现 | 第13-25页 |
·所有权清晰 | 第13-19页 |
·所有者和确保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的措施 | 第13-16页 |
·民营银行所有者拥有完全的所有权 | 第16-19页 |
·经营权界定明确 | 第19-21页 |
·经营者及经营权 | 第19-20页 |
·民营银行经营权界定清晰 | 第20-21页 |
·处置权得到真正的落实 | 第21-22页 |
·处置权及处置权的行使 | 第21页 |
·民营银行拥有真正的处置权 | 第21-22页 |
·收益权分明 | 第22-25页 |
·收益权及收益权的行使 | 第22页 |
·民营银行所有者的收益权得到保障 | 第22-25页 |
第3章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的理论解析 | 第25-42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解析 | 第25-2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非民营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26-28页 |
·民营银行有效弱化委托代理成本负效应 | 第28-29页 |
·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析 | 第29-35页 |
·产权理论的解析 | 第29-32页 |
·交易费用理论的解析 | 第32-35页 |
·寻租理论的解析 | 第35-42页 |
·寻租理论 | 第35-36页 |
·非民营银行的寻租行为 | 第36-38页 |
·民营银行能有效规避寻租行为 | 第38-42页 |
第4章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的效应分析 | 第42-52页 |
·有利于完善民营银行法人治理结构 | 第43-45页 |
·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及典型形式 | 第43-44页 |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与法人治理的关系 | 第44-45页 |
·有利于健全民营银行组织管理 | 第45-48页 |
·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的国内外对比 | 第45-48页 |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对加强银行组织管理的作用 | 第48页 |
·有利于激励和培养金融人才 | 第48-50页 |
·激励和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性和途径 | 第48-49页 |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促进金融人才的激励和培养 | 第49-50页 |
·推动民营银行的金融创新 | 第50-52页 |
·金融创新及其动因 | 第50页 |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有效推动其进行金融创新 | 第50-52页 |
第5章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的案例分析—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 第52-63页 |
·中国民生银行及其发展 | 第52-54页 |
·中国民生银行介绍 | 第52页 |
·中国民生银行发展历程 | 第52-54页 |
·民生银行产权优势分析 | 第54-63页 |
·民生银行产权优势的形成与表现 | 第54-59页 |
·民生银行产权优势的效应分析 | 第59-63页 |
第6章 民营银行产权优势对其他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 | 第63-72页 |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现状 | 第63-67页 |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现状 | 第63-65页 |
·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现状 | 第65-67页 |
·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现状 | 第67页 |
·产权明晰的民营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 | 第67-72页 |
·要促使其他商业银行的所有者真正“到位” | 第67-68页 |
·完善其他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