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6-21页 |
References | 第18-21页 |
第一部分 超声/CT融合成像技术探测骶髂关节的研究 | 第2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1.2 检查及设备 | 第21-23页 |
2. 结果 | 第23-31页 |
3. 讨论 | 第31-35页 |
4. 结论 | 第35页 |
References | 第35-39页 |
第二部分 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解剖和多普勒超声探测研究 | 第39-56页 |
第一节 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的解剖学研究 | 第39-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2. 结果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4. 结论 | 第42-43页 |
References | 第43页 |
第二节 多普勒超声探测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 第43-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2. 结果 | 第45-50页 |
3. 讨论 | 第50-53页 |
4. 结论 | 第53页 |
References | 第53-56页 |
第三部分 多普勒超声探测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在骶髂关节炎治疗随访中的价值 | 第56-7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56-57页 |
1.2 用药方法 | 第57-58页 |
1.3 观察指标 | 第58页 |
1.4 统计学处理 | 第58页 |
2. 结果 | 第58-60页 |
2.1 患者一般资料 | 第58-59页 |
2.2 治疗前后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 第59-60页 |
2.3 治疗前后骶外侧动脉第一背侧支血流参数比较 | 第60页 |
2.4 治疗前后RI和PI(ΔRI、ΔPI)的变化值与临床指标变化值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页 |
3. 讨论 | 第60-65页 |
4. 结论 | 第65-66页 |
References | 第66-70页 |
综述 | 第70-80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附录 | 第80-83页 |
附录 1 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 | 第80-81页 |
附录 2 Bath AS功能指数(BASFI) | 第81-82页 |
附录 3 Bath AS测量指数 (BASMI) | 第82-8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3-84页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