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定位研究
第1章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第1-19页 |
1.1 定位研究的背景 | 第6-10页 |
1.1.1 网络教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 第6-7页 |
1.1.2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迅猛 | 第7-8页 |
1.1.3 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倍受关注 | 第8页 |
1.1.4 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1.1.5 问题的原因在于定位不准及其研究不够 | 第9-10页 |
1.2 定位研究文献分析 | 第10-17页 |
1.2.1 国内外定位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2 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2.3 有关问题界定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目标、内容、意义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目标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8页 |
1.3.3 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1.3.4 本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定位的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系统科学 | 第19-21页 |
2.2 后现代主义 | 第21-22页 |
2.3 人本主义 | 第22-24页 |
2.4 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 | 第24-27页 |
第3章 定位的基本内涵 | 第27-31页 |
3.1 定位的内涵 | 第27-28页 |
3.2 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定位的内涵 | 第28页 |
3.3 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定位与其发展的关系 | 第28-30页 |
3.4 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定位的内容框架 | 第30-31页 |
第4章 理念定位 | 第31-50页 |
4.1 理念定位的基本内涵 | 第31页 |
4.2 理念定位的主要内容 | 第31-50页 |
4.2.1 为学习服务理念 | 第31-36页 |
4.2.2 以人为本理念 | 第36-37页 |
4.2.3 类型多样化理念 | 第37-40页 |
4.2.4 运作产业化理念 | 第40-43页 |
4.2.5 开放国际化理念 | 第43-47页 |
4.2.6 学科特色化理念 | 第47-50页 |
第5章 教学定位 | 第50-68页 |
5.1 教学资源建设 | 第50-54页 |
5.2 教学模式 | 第54-59页 |
5.3 教学管理 | 第59-64页 |
5.4 教学评价 | 第64-68页 |
第6章 布局定位 | 第68-74页 |
6.1 布局的含义 | 第68-69页 |
6.2 布局的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69-70页 |
6.3 布局区域化现状 | 第70-71页 |
6.4 合理布局的策略 | 第71-74页 |
第7章 定位的影响因素 | 第74-80页 |
7.1 外部影响因素 | 第74-78页 |
7.1.1 政治因素 | 第74-75页 |
7.1.2 经济因素 | 第75-76页 |
7.1.3 文化因素 | 第76-78页 |
7.2 内部影响因素 | 第78-80页 |
第8章 定位的方法与途径 | 第80-87页 |
8.1 自主与创新 | 第80-81页 |
8.2 竞争与合作 | 第81-84页 |
8.3 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 | 第84-87页 |
第9章 主要结论及其启示 | 第87-89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87页 |
9.2 研究创新 | 第87-88页 |
9.3 研究不足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