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巷道支护论文

基于可靠性的锚杆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1 绪论第1-21页
   ·锚杆支护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10-11页
   ·现行锚杆支护设计方法及锚杆支护影响因素分析第11-16页
     ·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综述第11-13页
     ·锚杆支护影响因素分析第13-16页
   ·锚杆支护工程的特点与锚杆支护可靠性设计问题的提出第16-19页
     ·矿井支护工程的主要特点第16-18页
     ·锚杆支护可靠性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发展第18-1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9-21页
2 基于极限平衡的锚杆支护巷道可靠性分析理论研究第21-55页
   ·锚杆支护巷道可靠性的基本概念第21-23页
     ·锚杆支护巷道可靠性的概念第21页
     ·锚杆支护巷道可靠性的研究方法第21-23页
     ·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方法实施步骤第23页
   ·锚杆支护巷道围岩稳定判据与准则第23-28页
     ·锚杆支护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23-28页
     ·锚杆支护巷道围岩稳定的判据及其准则第28页
   ·锚杆支护巷道极限状态分析第28-36页
     ·巷道锚杆支护系统的极限状态方程第28-29页
     ·巷道锚杆支护系统的可靠度与失效率第29-30页
     ·巷道锚杆支护系统可靠度与失效率的表达方式第30-36页
   ·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可靠性分析理论研究第36-55页
     ·锚杆支护巷道顶板可靠性分析第36-44页
     ·锚杆支护巷道两帮可靠性分析第44-55页
3 锚杆支护巷道可靠性参数的辩识与仿真第55-80页
   ·锚杆支护巷道不确定性分析第55-56页
     ·主要随机变量的选择第55页
     ·影响支护系统所受荷载的不确定性分析第55-56页
     ·影响锚杆支护抗力的不确定性分析第56页
   ·锚杆支护巷道围岩应力分析与锚杆支护抗力的辩识第56-63页
     ·荷载 S 分布类型辨识第56-59页
       ·回采巷道的荷载分析第56-57页
       ·巷道围岩各类荷载的时间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围岩荷载效应组合第58页
       ·荷载的概率特征值估计第58-59页
       ·荷载概率分布类型识别第59页
     ·锚杆抗力的分布类型辨识第59页
     ·实例分析第59-63页
   ·基于统计分析的锚杆支护巷道可靠度方法研究第63-80页
     ·结构可靠性分析的基本方法第63-68页
       ·中心点法第63-64页
       ·验算点法第64-67页
       ·蒙特卡罗法第67-68页
       ·随机有限元法第68页
     ·改进的蒙特卡罗方法第68-74页
       ·改进的蒙特卡罗方法原理第69-70页
       ·使用改进蒙特卡罗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第70-74页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第74-79页
       ·输入参数概率模型的选择第74-75页
       ·随机变量分布的检验第75-77页
       ·几种常见分布的抽样第77-79页
     ·改进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可靠度的流程分析第79-80页
4 巷道锚杆支护模糊可靠性研究方法第80-83页
   ·锚杆支护巷道模糊因素分析第80页
   ·巷道锚杆支护系统模糊可靠性模型的建立第80-83页
5 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与应用第83-96页
   ·基于可靠性的巷道锚杆支护动态设计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组成第83-84页
   ·巷道锚杆支护可靠度计算机软件系统简介第84-87页
   ·巷道锚杆支护可靠度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实例第87-96页
     ·巷道锚杆支护顶板可靠度计算第88-93页
     ·巷道锚杆支护两帮可靠度计算第93-96页
6 五虎山煤矿9~#进风上山锚杆支护优化设计与实测检验第96-154页
   ·矿井与巷道基本概况第96页
   ·巷道锚杆支护方案与锚杆支护参数初步设计第96-134页
     ·9~#进风上山锚杆支护可能方案的确定第96-98页
     ·各方案支护效果模拟与可靠性预测第98-133页
       ·无支护情况下的巷道变形破坏过程第99-105页
       ·巷道在纯锚杆支护情况下的数值模拟第105-109页
       ·巷道在纯锚索支护顶板时的模拟与可靠性预测第109-114页
       ·巷道在锚索+锚杆支护下的模拟与可靠性预测第114-120页
       ·锚杆+锚索支护时不同锚索数量的模拟第120-133页
     ·巷道锚杆支护初始设计方案与参数的确定第133-134页
   ·9~#进风上山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状况观测与分析第134-152页
     ·观测目的及观测内容第134页
     ·顶板离曾监测点的设置及观测方法第134-136页
     ·顶板下沉量测点设置第136页
     ·锚杆阻力检测仪设置第136页
     ·巷道表面相对位移计设置第136-139页
     ·具体观测周期第139页
     ·观测结果及分析第139-152页
   ·观测结果分析与最终方案确定第152-154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4-156页
致谢第156-157页
作者简介第157-15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58-165页
科技查新报告第165-170页

论文共1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性有限与权力制约
下一篇:大连北方国际石油及制品物流系统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