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7页 |
1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第17-2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0-2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7-78页 |
2.1 领导理论综述 | 第27-58页 |
2.1.1 领导的定义 | 第27-28页 |
2.1.2 经典领导理论 | 第28-42页 |
2.1.2.1 领导特质理论 | 第29-31页 |
2.1.2.2 领导行为理论 | 第31-37页 |
2.1.2.3 领导权变理论 | 第37-42页 |
2.1.3 现代领导理论 | 第42-45页 |
2.1.3.1 魅力型领导 | 第43页 |
2.1.3.2 领导魅力归因 | 第43-44页 |
2.1.3.3 战略型领导 | 第44页 |
2.1.3.4 以价值为本领导 | 第44-45页 |
2.1.4 交换型领导理论 | 第45-47页 |
2.1.4.1 概念和特征 | 第45-46页 |
2.1.4.2 维度和测量 | 第46-47页 |
2.1.5 变革型领导理论 | 第47-52页 |
2.1.5.1 概念和特征 | 第47-48页 |
2.1.5.2 维度和测量 | 第48-49页 |
2.1.5.3 变革型与交换型领导的比较 | 第49-52页 |
2.1.5.4 变革型与魅力型领导的比较 | 第52页 |
2.1.5.5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52页 |
2.1.6 家长式领导理论 | 第52-56页 |
2.1.6.1 起源与结构 | 第53页 |
2.1.6.2 文化根源与影响 | 第53-54页 |
2.1.6.3 与变革型领导的异同 | 第54-55页 |
2.1.6.4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55-56页 |
2.1.7 领导理论的国内研究 | 第56-57页 |
2.1.8 领导理论的研究趋势 | 第57-58页 |
2.2 组织公平理论综述 | 第58-68页 |
2.2.1 组织公平的定义 | 第58-59页 |
2.2.2 主要研究阶段 | 第59-61页 |
2.2.3 组织公平的维度 | 第61-63页 |
2.2.4 组织公平的形成机制 | 第63-68页 |
2.2.4.1 过程型公平理论 | 第64-66页 |
2.2.4.2 内容型公平理论 | 第66-68页 |
2.2.5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68页 |
2.3 信任理论综述 | 第68-74页 |
2.3.1 信任的定义 | 第68-70页 |
2.3.2 信任的相关因素 | 第70-71页 |
2.3.3 信任的产生机制 | 第71-72页 |
2.3.4 建立信任的途径 | 第72-74页 |
2.4 社会交换理论 | 第74-78页 |
3 理论模型 | 第78-98页 |
3.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第78-81页 |
3.2 研究假设的形成 | 第81-98页 |
3.2.1 领导行为作用机制研究 | 第82-97页 |
3.2.1.1 领导行为对组织公平的影响 | 第83-88页 |
3.2.1.2 组织公平与信任的关系 | 第88-89页 |
3.2.1.3 信任与结果变量的关系 | 第89-90页 |
3.2.1.4 组织公平与结果变量的关系 | 第90-92页 |
3.2.1.5 领导行为与信任的关系 | 第92-97页 |
3.2.2 小结 | 第97-98页 |
4 研究方法 | 第98-117页 |
4.1 研究对象 | 第98页 |
4.2 研究程序 | 第98-99页 |
4.3 被试信息 | 第99-108页 |
4.4 研究问卷 | 第108-110页 |
4.4.1 自变量 | 第108页 |
4.4.2 因变量 | 第108-109页 |
4.4.3 中介变量 | 第109-110页 |
4.4.4 控制变量 | 第110页 |
4.4.5 问卷翻译 | 第110页 |
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10-117页 |
4.5.1 因素分析 | 第111-112页 |
4.5.2 信度分析 | 第112页 |
4.5.3 描述性分析 | 第112-113页 |
4.5.4 回归分析 | 第113页 |
4.5.5 方差分析 | 第113页 |
4.5.6 模型分析 | 第113-117页 |
5 研究结果 | 第117-169页 |
5.1 问卷的有效性验证 | 第117-132页 |
5.1.1 变量的构想效度 | 第118-125页 |
5.1.1.1 交换型领导的效度分析 | 第118-119页 |
5.1.1.2 变革型领导的效度分析 | 第119-121页 |
5.1.1.3 家长式领导的效度分析 | 第121-122页 |
5.1.1.4 组织公平的效度分析 | 第122-125页 |
5.1.2 变量的信度分析 | 第125-128页 |
5.1.3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 第128-132页 |
5.2 变革型领导的构想效度验证 | 第132-141页 |
5.2.1 中国式和西方变革型领导的维度比较 | 第132-133页 |
5.2.2 心理授权及其与领导行为之间的关系 | 第133-141页 |
5.2.2.1 授权与心理授权的概念 | 第133-135页 |
5.2.2.2 心理授权的作用和影响 | 第135-136页 |
5.2.2.3 领导行为与心理授权的关系 | 第136-137页 |
5.2.2.4 心理授权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137-139页 |
5.2.2.5 领导行为与心理授权的相关分析 | 第139-140页 |
5.2.2.6 领导行为与心理授权的回归分析 | 第140-141页 |
5.3 变量的方差分析 | 第141-143页 |
5.4 领导行为作用机制模型检验 | 第143-169页 |
5.4.1 因素分析 | 第143-147页 |
5.4.2 模型比较 | 第147-151页 |
5.4.3 中介变量研究 | 第151-153页 |
5.4.4 假设检验 | 第153-169页 |
5.4.4.1 交换型领导与公平和信任及授权的关系 | 第157-158页 |
5.4.4.2 变革型领导与公平和信任及授权的关系 | 第158-159页 |
5.4.4.3 信任与结果变量的关系 | 第159-160页 |
5.4.4.4 组织公平与信任的关系 | 第160页 |
5.4.4.5 公平与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的关系 | 第160-161页 |
5.4.4.6 家长式领导与公平和信任的关系 | 第161-165页 |
5.4.4.7 家长式领导的现实问题探讨 | 第165-169页 |
6 结论 | 第169-176页 |
6.1 研究的意义 | 第169-172页 |
6.1.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69-170页 |
6.1.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70-172页 |
6.2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72-173页 |
6.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73-174页 |
6.4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174-176页 |
附录 | 第176-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213页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 | 第213-215页 |
致谢 | 第215-217页 |
声明 | 第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