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法论文

论共同故意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共同故意概述第11-18页
 一、共同故意的发展史第11-14页
  (一) 中国刑法史上的故意第11-12页
  (二) 中国刑法史上的共同故意第12-14页
  (三) 外国刑法史上的共同故意第14页
 二、共同故意与犯罪第14-18页
  (一) 刑事古典学派的观点第14-15页
  (二) 共同犯罪中的两种学说第15-16页
  (三) 共同故意与严格责任第16-18页
第二章 共同故意的范围界定第18-25页
 一、共同故意认识因素的界定第18-21页
  (一) 共同的认识第18页
  (二) 自身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认识第18-20页
  (三) 他人行为与危害结果的一般了解第20-21页
 二、共同故意意志因素的界定第21-23页
  (一) 共同希望第21页
  (二) 共同放任第21-22页
  (三) 希望与放任第22-23页
 三、共同故意与犯罪目的第23-25页
  (一) 两者的区别第23页
  (二) 目的犯中共犯的犯罪目的第23-25页
第三章 共同故意的意思联络第25-36页
 一、概述第25-26页
  (一) 意思联络的概念第25-26页
  (二) 意思联络的作用第26页
 二、意思联络的形式第26-29页
  (一) 明示第26-27页
  (二) 暗示第27-28页
  (三) 默许第28-29页
 三、意思联络中的几个注意事项第29-32页
  (一) 共谋未行犯的意思联络第29-30页
  (二) 教唆犯与实行犯的意思联络第30-31页
  (三) 片面共犯的意思联络第31-32页
 四、片面共犯的形式第32-36页
  (一) 片面的实行犯第32-33页
  (二) 片面的教唆犯第33-34页
  (三) 片面的帮助犯第34-36页
第四章 共同故意在法律适用上的几个问题第36-46页
 一、认识错误的处断第36-40页
  (一) 共同实行犯的认识错误及其处断第37页
  (二) 对他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识错误及其处断第37-39页
  (三) 加重结果的认识错误及其处断第39页
  (四) 教唆犯、帮助犯的认识错误及其处断第39-40页
 二、共同故意与实行过限第40-42页
  (一) 共犯人的实行过限认定第41页
  (二) 追加故意与共同故意第41-42页
 三、几种特殊的共同故意及其认定第42-46页
  (一) 继承共犯的共同故意认定第42-43页
  (二) 转化共犯的共同故意认定第43-44页
  (三) 特殊共犯的共同故意认定第44-45页
  (四) 想象竞合犯的共同故意认定第45-46页
第五章 共同故意与犯罪形态第46-54页
 一、共同犯罪的中止形态第46-48页
  (一) 实行犯的中止第46-47页
  (二) 非实行犯的中止第47-48页
 二、同犯罪的未遂形态第48-50页
  (一) 实行犯的未遂第48-49页
  (二) 非实行犯的未遂第49-50页
 三、共同犯罪中犯罪形态的交叉类型第50-54页
  (一) 既遂犯与未遂犯能否并存第50-51页
  (二) 既遂犯与中止犯能否并存第51-53页
  (三) 未遂犯与中止犯能否并存第53-54页
参考书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行为治疗研究
下一篇: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层收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