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5页 |
·双氧水的基本特征 | 第9-11页 |
·双氧水的物化性质[1, | 第9页 |
·双氧水的应用领域以及分布状况 | 第9-11页 |
·双氧水的主要生产方法简介 | 第11-16页 |
·电解法[10,11, | 第11页 |
·异丙醇法[12, | 第11-12页 |
·蒽醌法 | 第12-14页 |
·氢氧直接合成法[27, | 第14页 |
·阴极阳极还原法 | 第14-15页 |
·一氧化碳制备法[31, | 第15页 |
·真空富集法 | 第15-16页 |
·锰催化法[31,32, | 第16页 |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的基本原理[34, | 第16-18页 |
·蒽醌氢化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镍系催化剂[38, | 第19页 |
·钯系催化剂[47,48, | 第19-22页 |
·非晶态Pd-B/γ-Al2O3系催化剂的研究状况[53,54, | 第22-2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蒽醌氢化催化剂活性评价条件的探索 | 第25-3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9页 |
·试剂与原材料 | 第25-2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6-29页 |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催化剂活性随氢化反应温度变化趋势实验结果: | 第29-30页 |
·催化剂活性随氢化反应时间变化趋势实验结果: | 第30-31页 |
·催化剂活性随氢化工作液量变化趋势实验结果: | 第31-32页 |
·催化剂活性随氢气流速变化趋势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操作条件对样品评价性能影响情况的综合分析: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PD/Γ-AL2O3系蒽醌氢化催化剂催化性能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 | 第35-45页 |
·实验部分 | 第35-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5-36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36页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36页 |
·催化剂的SEM分析: | 第36页 |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36页 |
·催化剂的BET实验: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 | 第37-42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催化剂的XRD分析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催化剂的SEM分析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催化剂的XPS分析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催化剂的BET实验结果: | 第42页 |
·影响催化剂氢化反应性能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42-44页 |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 第42页 |
·催化剂上Pd的存在状态对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B的添加方式对蒽醌氢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45-58页 |
·实验部分 | 第45-47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5-46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6页 |
·催化剂的XRD分析: | 第46页 |
·催化剂的SEM分析: | 第46页 |
·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46页 |
·催化剂的TPR性能分析: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6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催化剂的XRD分析实验结果: | 第50-51页 |
·催化剂的SEM分析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催化剂的XPS分析实验结果: | 第53页 |
·催化剂的BET分析实验结果: | 第53-54页 |
·催化剂的TPR性能分析实验结果: | 第54-56页 |
·B的添加方式对蒽醌氢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 | 第56-57页 |
·B的加入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趋势 | 第56页 |
·新制备工艺性能优良的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失活再生后催化剂的情况分析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回顾 | 第58-60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6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 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