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理论回顾与研究定位 | 第1-24页 |
·本文的选题背景 | 第10页 |
·有关贸易保护的理论回顾与评析 | 第10-20页 |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本文的研究定位和理论创新 | 第21-22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22-24页 |
第2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24-41页 |
·关税政策:贸易保护的基础手段 | 第24-28页 |
·关税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24-25页 |
·关税的保护机理 | 第25-27页 |
·最优关税水平和最优关税结构 | 第27-28页 |
·以数量限制为特征的非关税壁垒:贸易保护手段的两翼之一 | 第28-33页 |
·数量限制的一般分析 | 第29-32页 |
·开放条件下数量限制政策的基本动因 | 第32-33页 |
·出口补贴政策:贸易保护手段的两翼之二 | 第33-36页 |
·出口补贴的概念 | 第33-34页 |
·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 | 第34-36页 |
·影响出口补贴经济效应的因素 | 第36页 |
·汇率保护政策:贸易保护的后盾手段 | 第36-39页 |
·两种主要的汇率保护理论 | 第36-37页 |
·汇率波动对进出口商品流量的调控机理 | 第37-38页 |
·汇率贬值效应的条件分析与阶段划分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国别贸易保护政策评析 | 第41-58页 |
·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41-47页 |
·二战前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41-42页 |
·二战后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42-45页 |
·未来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的重点 | 第45-47页 |
·欧洲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47-51页 |
·英国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47-48页 |
·德国早期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48页 |
·当前欧盟贸易保护新动态:技术壁垒和环境壁垒 | 第48-51页 |
·日本的贸易保护政策 | 第51-55页 |
·日本“入关”后的产业保护政策及其保护作用 | 第51-53页 |
·日本“入关”后对幼稚产业的保护 | 第53-55页 |
·日本当前贸易壁垒的新特点:非关税壁垒 | 第55页 |
·世贸组织框架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 | 第55-58页 |
·世界贸易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安排 | 第55-57页 |
·发展中国家在世贸组织框架下的贸易保护 | 第57-58页 |
第4章 中国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框架 | 第58-72页 |
·新中国外贸理论与政策的演变 | 第58-61页 |
·理论回顾之一:1978年前中国的对外经贸理论与政策 | 第58-59页 |
·理论回顾之二:1978年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理论与政策 | 第59-60页 |
·外贸理论研究的缺陷以及外贸政策的模糊性与滞后性 | 第60-61页 |
·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必然性 | 第61-68页 |
·理论分析:贸易保护存在的合理性 | 第62-65页 |
·现实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贸易保护 | 第65-68页 |
·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基本目标 | 第68-69页 |
·适度保护国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 第68页 |
·维持国内就业 | 第68页 |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 第68-69页 |
·中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基本原则 | 第69-72页 |
·开放原则 | 第69页 |
·竞争优势原则 | 第69-70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70-72页 |
第5章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产业保护与发展 | 第72-90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保护产业的选择 | 第72-74页 |
·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 | 第72-73页 |
·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产业保护 | 第73页 |
·我国确立保护产业的原则 | 第73-74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产业政策 | 第74-76页 |
·产业政策的意义及目标 | 第74页 |
·我国产业政策制定需考虑的因素 | 第74-76页 |
·我国可选择的产业政策的类型 | 第76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关税政策与产业保护政策 | 第76-80页 |
·WTO与中国关税政策变迁(1986-1999) | 第76-78页 |
·中国关税水平的变迁趋势 | 第78页 |
·中国的关税政策与产业保护政策 | 第78-80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产业保护与发展 | 第80-90页 |
·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中高技术产业的保护与发展 | 第80-82页 |
·未来竞争的焦点:服务业的保护与发展 | 第82-86页 |
·国家安全的命脉:我国农业的保护与发展 | 第86-90页 |
第6章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与措施 | 第90-110页 |
·竞争政策:多边贸易体制下我国贸易保护政策的基点 | 第90-93页 |
·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 | 第90-91页 |
·竞争政策:入世后我国贸易政策选择与发展的出发点 | 第91-93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贸易保护的特征 | 第93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数量限制政策取向 | 第93-95页 |
·中国现行数量限制政策的基本框架 | 第93-94页 |
·中国现行数量限制政策总体评价 | 第94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中国的数量限制贸易政策取向 | 第94-95页 |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我国贸易保护 | 第95-98页 |
·我国汇率政策与贸易收支的关系 | 第95-96页 |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96-98页 |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我国出口补贴政策 | 第98-102页 |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98-100页 |
·我国现行出口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100页 |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中国的策略 | 第100-102页 |
·多边贸易体制下的技术壁垒与环境壁垒 | 第102-104页 |
·案例:欧盟CR标准与温州打火机 | 第102-103页 |
·应对挑战,建立中国的技术和环境壁垒体系 | 第103-104页 |
·《反倾销协议》与我国的反倾销措施 | 第104-110页 |
·《反倾销协议》解读 | 第104-105页 |
·反倾销的特点 | 第105页 |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和成因 | 第105-107页 |
·反倾销案例分析 | 第107-108页 |
·积极应用和应对反倾销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发展 | 第108-110页 |
结束语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后记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