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trex-M3的软PLC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PLC 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第11-13页 |
·传统 PLC 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软 PLC 技术的产生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软 PLC 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5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软 PLC 开发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7-25页 |
·传统 PLC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传统 PLC 的硬件体系结构 | 第17-18页 |
·传统 PLC 的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软 PLC 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软 PLC 系统的结构 | 第19-20页 |
·软 PLC 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PLC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21-22页 |
·IEC61131-3 国际标准简介 | 第21页 |
·梯形图重点概念及编程规则介绍 | 第21-22页 |
·本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软件总体架构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PLC 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 | 第25-43页 |
·梯形图编辑界面的设计 | 第25-28页 |
·主框架的创建 | 第25-27页 |
·菜单栏的设计 | 第27页 |
·工具条的设计 | 第27-28页 |
·其它部分的设计 | 第28页 |
·梯形图元件介绍 | 第28-32页 |
·梯形图图符的生成与显示设计 | 第32页 |
·梯形图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32-34页 |
·梯形图程序的编辑操作 | 第34-42页 |
·当前元件可执行操作的判断 | 第34-35页 |
·元件的选定与查找 | 第35-37页 |
·元件的添加和梯级结构修正 | 第37-40页 |
·元件的删除和梯级结构修正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PLC 梯形图到标准 C 语言转换的实现 | 第43-57页 |
·梯形图到中间语言转换的关键数据结构 | 第43-44页 |
·梯形图到中间语言转换的具体实现 | 第44-45页 |
·中间变量在 C 文件中的声明和定义 | 第45-47页 |
·中间语言到标准 C 语言转换的实现 | 第47-48页 |
·底层驱动函数介绍 | 第48-50页 |
·编译的实现 | 第50-51页 |
·功能模块验证 | 第51-56页 |
·I/O 模块验证 | 第51页 |
·逻辑判断功能验证 | 第51页 |
·AD 采样、串口、算术运算功能模块验证 | 第51-53页 |
·查找表功能验证 | 第53-54页 |
·分段线性表功能验证 | 第54-56页 |
·PWM 功能模块验证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PLC 硬件平台设计及调试 | 第57-69页 |
·处理器的选择 | 第57页 |
·硬件资源配置及外围电路设计 | 第57-63页 |
·I/O 资源分配 | 第57-58页 |
·PWM 输出通道设计 | 第58-59页 |
·ADC 模拟通道设计 | 第59-62页 |
·串口配置 | 第62-63页 |
·PCB 及抗干扰设计 | 第63-64页 |
·设计举例:自动滴灌系统 | 第64-68页 |
·湿度检测模块 | 第64-65页 |
·定时器模块 | 第65-66页 |
·手动控制模块 | 第66-67页 |
·自动控制模块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论文的成果总结 | 第69页 |
·课题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
详细摘要 | 第74-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