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5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2 解决的思路 | 第11-12页 |
3 分析方法及目的 | 第12页 |
4 分析框架 | 第12-15页 |
1 资源市场化配置与法律制度 | 第15-36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前提是资源配置法制化 | 第15-21页 |
·资源配置与法律制度 | 第15-18页 |
·资源配置法制化是资源配置活动的前提 | 第18-21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本质分析 | 第21-24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本质是经济主体权利的配置 | 第21-22页 |
·关于效率、公平、公正的资源配置观的讨论 | 第22-24页 |
·法律制度与资源配置活动相互关系的探讨 | 第24-35页 |
·资源配置活动的需要是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 | 第24-25页 |
·法律制度的变化影响着资源配置活动的效果 | 第25-27页 |
·法律制度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 | 第27-35页 |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 | 第35-36页 |
2 资源市场化配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济主体及其权利的确认 | 第36-57页 |
·经济主体的确认 | 第36-45页 |
·经济主体及其权利 | 第36-40页 |
·对各经济主体参与资源配置权利和关系的分析 | 第40-43页 |
·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法制化管理 | 第43-45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经济主体产权的界定 | 第45-50页 |
·资源配置活动中的产权 | 第45-46页 |
·关于产权、所有制的讨论 | 第46-49页 |
·经济权利主体产权的界定是资源配置活动起点的分析 | 第49-50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效率和产权制度的选择 | 第50-56页 |
·建立产权制度的意义 | 第50-53页 |
·关于产权制度与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的分析 | 第53-56页 |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 | 第56-57页 |
3 经济主体权利的配置:对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激励制度的分析 | 第57-69页 |
·经济权利主体与激励制度 | 第57-61页 |
·资源有限性与激励制度的产生 | 第57-58页 |
·经济主体行为与激励制度的选择问题 | 第58-61页 |
·对资源市场化配置中法制化激励制度作用的分析 | 第61-67页 |
·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作用分析 | 第62-65页 |
·民商法律制度的激励作用分析 | 第65-67页 |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 | 第67-69页 |
4 经济主体权利的再配置:经济主体之间竞争行为与补救制度 | 第69-83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中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竞争 | 第69-76页 |
·经济权利主体之间利益竞争是提高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的需要 | 第69-71页 |
·关于法律制度对权利配置竞争中的公平原则调整的分析 | 第71-73页 |
·资源配置中对垄断性竞争的限制 | 第73-76页 |
·不正当竞争与补偿制度 | 第76-81页 |
·利益竞争的秩序性和补救制度 | 第76-77页 |
·不正当竞争的成本分析 | 第77-78页 |
·侵权责任的分析 | 第78-80页 |
·违约及补救的分析 | 第80-81页 |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 | 第81-83页 |
5 资源配置契约性机制:经济主体权利配置契约性行为分析 | 第83-103页 |
·关于权利配置契约性制度与资源市场化配置活动关系的探讨 | 第83-92页 |
·契约与资源配置的契约性制度 | 第83-89页 |
·资源市场化配置与权利配置契约制度关系的探讨 | 第89-92页 |
·资源配置活动的秩序与权利配置的契约性秩序分析 | 第92-101页 |
·资源配置活动的秩序 | 第92-93页 |
·契约性秩序的程序支持 | 第93-95页 |
·企业经济权利与利益协调的契约性秩序分析 | 第95-101页 |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 | 第101-103页 |
6 资源市场化配置法律环境的分析 | 第103-119页 |
·关于资源配置法律环境的分析 | 第103-110页 |
·建立资源配置法律体系的基本要求 | 第103-105页 |
·关于发达国家资源配置的法律环境 | 第105-107页 |
·我国资源配置法律环境的构想 | 第107-110页 |
·以振兴西部为例的法律环境的分析 | 第110-118页 |
·振兴西部的出发点 | 第110-112页 |
·确立新的土地管理制度 | 第112-113页 |
·创新产业形成的制度 | 第113-115页 |
·振兴西部法律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第115-118页 |
·本部分的分析框架 | 第118-119页 |
结束语 | 第119-120页 |
1 结论 | 第119页 |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9-12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0-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