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1 大学生宗教观的状况调查与分析 | 第14-22页 |
·大学生宗教观状况调查 | 第14-18页 |
·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 | 第14-16页 |
·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 | 第16-17页 |
·大学生对宗教价值判断还停留在感性阶段 | 第17-18页 |
·大学生宗教观模糊的原因分析 | 第18-22页 |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19页 |
·国内外环境的影响 | 第19页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滞后的影响 | 第19-20页 |
·宗教渗透的影响 | 第20页 |
·封建迷信以及邪教的影响 | 第20-22页 |
2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势在必行 | 第22-32页 |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迫切性 | 第22-25页 |
·“青年宗教热”现象的出现不可低估 | 第22-23页 |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问题使大学生感到迷茫 | 第23-24页 |
·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需要正确引导 | 第24-25页 |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然性 | 第25-27页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第25页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防止和平演变的必要措施 | 第25-26页 |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6-27页 |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 | 第27-32页 |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对宗教的正确认识 | 第27-29页 |
·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无神论思想和科学精神 | 第29-30页 |
·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第30-32页 |
3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内容、原则、方法和途径 | 第32-44页 |
·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马克思主义宗教基本理论的教育 | 第32-33页 |
·我国现行宗教政策、宗教法规的教育 | 第33页 |
·我国主要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的教育 | 第33-34页 |
·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 第34-35页 |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教育 | 第35页 |
·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第35-37页 |
·政治性原则 | 第35-36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36页 |
·与时俱进的原则 | 第36-37页 |
·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方法 | 第37-39页 |
·灌输教育的方法 | 第37-38页 |
·情感教育的方法 | 第38页 |
·实践教育的方法 | 第38-39页 |
·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途径 | 第39-44页 |
·学校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最主要的环境 | 第39-41页 |
·家庭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最基础的途径 | 第41页 |
·社会教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最广泛的途径 | 第41-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