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7-30页 |
·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理论 | 第17-23页 |
·采购 | 第17-18页 |
·政府采购 | 第18-21页 |
·政府采购制度 | 第21-23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理论 | 第23-25页 |
·绩效的内涵 | 第23-24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的界定 | 第24页 |
·绩效管理体系 | 第24-25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理论 | 第25-30页 |
·高校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涵义 | 第25-27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实施标准 | 第27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原则 | 第27-28页 |
·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第3章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4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实践 | 第30-39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工作的特点 | 第30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的新要求 | 第30-32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现状 | 第32-36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第36-39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9-41页 |
·绩效评估的盲目性 | 第39页 |
·绩效评估的不规范化 | 第39-40页 |
·绩效评估的主体缺位 | 第40页 |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缺失 | 第40-41页 |
·绩效评估评估方法的滞后 | 第41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陈旧的观念,错误的思想认识 | 第41-42页 |
·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缺乏 | 第42-43页 |
·绩效评估信息开放程度低 | 第43页 |
·绩效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 第43-44页 |
第4章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对策 | 第44-57页 |
·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确立 | 第44-45页 |
·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民本”思想 | 第44页 |
·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公平”原则 | 第44-45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主体体系的建立 | 第45-46页 |
·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 | 第45页 |
·评估主体组合的合理配置 | 第45-46页 |
·绩效评估组织的独立性 | 第46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6-49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46-47页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7-48页 |
·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49页 |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 第49-55页 |
·模糊综合评价与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契合度 | 第49-51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51-52页 |
·应用实例 | 第52-55页 |
·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保障系统 | 第55-57页 |
·规范绩效评估的程序 | 第55页 |
·加强绩效评估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 | 第55页 |
·加快高素质综合评估人才的培养 | 第55-5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