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9页
     ·选题的背景第8-9页
     ·选题的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点第10-12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2章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第12-18页
   ·高校教师道德及其评价内涵第12-15页
     ·教师师德第12-13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过程第13-14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作用第14-15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系统概述第15-18页
     ·评价主体第15页
     ·评价客体第15页
     ·评价的价值取向第15-16页
     ·评价指标体系第16页
     ·评价方法第16-18页
第3章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8-25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18-19页
     ·目标一致性原则第18页
     ·全面性原则第18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18-19页
     ·客观性原则第19页
     ·科学性原则第19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和方法第19-20页
     ·目标分解第19页
     ·德尔菲法修正第19-20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第20-23页
     ·思想政治水平指标分析第21-22页
     ·教学科研态度指标分析第22页
     ·服务指导学生指标分析第22-23页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施第23-25页
第4章 高校教师道德评价模型分析及实证研究第25-40页
   ·指标体系的效度和信度检验第25-26页
     ·效度检验第25-26页
     ·信度检验第26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样本选取第26-32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6-31页
     ·样本选取第31-32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教师师德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第32-40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适用性第32-33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学模型第33-34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合成运算的算子分析第34-35页
     ·高校教师师德模糊综合评价实证研究第35-39页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及运用第39-40页
第5章 完善高校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的对策建议第40-44页
   ·加强对教师道德评价的重视第40-41页
     ·强化教师道德评价的意义第40页
     ·强化教师道德评价的理念第40-41页
   ·科学评价高校教师师德第41-42页
     ·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道德评价指标第41-42页
     ·以多元评价主体代替一元评价主体第42页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教师的道德评价第42页
   ·有效运用高校教师师德评价结果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47页
附录 A 教师道德评价指标体系专家调查问卷第47-51页
附录 B 教师道德水平调查问卷第51-53页
附录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株潭城市群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下一篇:高校物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