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目标 | 第9页 |
三、 研究的内容 | 第9-11页 |
一、课堂学习体验的实质 | 第11-19页 |
(一) 体验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 课堂学习体验的概念及内涵 | 第13-14页 |
1、课堂学习体验的概念界定 | 第13页 |
2、课堂学习体验与体验式学习的比较 | 第13-14页 |
(三) 体验与经验的关系 | 第14-15页 |
1、经验的概念 | 第14页 |
2、体验与经验的联系 | 第14-15页 |
3、体验与经验的区别 | 第15页 |
(四) 课堂学习体验的本质特征 | 第15-17页 |
1、主观性 | 第15-16页 |
2、亲历性 | 第16页 |
3、情感性 | 第16页 |
4、整体性 | 第16-17页 |
5、生成性 | 第17页 |
6、意义性 | 第17页 |
(五) 课堂学习体验的类型 | 第17-19页 |
1、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 | 第17-18页 |
2、情绪体验与心理体验 | 第18页 |
3、主动体验与被动体验 | 第18页 |
4、成就体验与挫折体验 | 第18页 |
5、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 | 第18-19页 |
二、学习体验对教育的意义 | 第19-21页 |
(一) 体验的教育功能 | 第19页 |
1、关注个体生命价值 | 第19页 |
2、对认知的促进作用 | 第19页 |
(二) 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对教育的意义 | 第19-21页 |
1、体验对学生的意义 | 第19-20页 |
2、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对教育的意义 | 第20-21页 |
三、对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调查 | 第21-32页 |
(一) 对所用调查方法的介绍 | 第21页 |
(二) 小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实录 | 第21-26页 |
(三) 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类型与表现 | 第26-32页 |
1、学生对感兴趣知识的课堂学习体验 | 第26-28页 |
2、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的课堂学习体验 | 第28-29页 |
3、学生参与课堂发言的学习体验 | 第29-32页 |
四、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归因分析 | 第32-36页 |
(一) 一、二案例对比归因 | 第32-34页 |
1、性格 | 第32-33页 |
2、习惯 | 第33页 |
3、教师 | 第33-34页 |
4、自信心 | 第34页 |
(二) 二、三案例对比归因 | 第34-36页 |
1、兴趣 | 第34-35页 |
2、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 | 第35-36页 |
五、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课堂学习体验的途径 | 第36-40页 |
(一)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 第36-37页 |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 第37-38页 |
(三) 建立家长学校,重视家长对学生引导作用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