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表征方式对风险决策行为影响的眼动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决策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决策理论的发展 | 第11-15页 |
·个性特征与决策研究 | 第15-17页 |
·风险态度 | 第15页 |
·个性倾向程度与风险决策 | 第15-16页 |
·自信心水平与风险决策 | 第16-17页 |
·表征的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内部表征 | 第17-18页 |
·外部表征 | 第18-20页 |
·外部表征对决策的影响研究 | 第20-23页 |
·框架表征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内容表征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决策的眼动研究 | 第23-26页 |
·眼动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权变关注模型 | 第24-26页 |
第2章 研究思路 | 第26-30页 |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26页 |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27-28页 |
·研究工具 | 第28-30页 |
·自信心量表与个性倾向量表 | 第28页 |
·眼动记录仪 | 第28-29页 |
·ε—支持向量回归机(ε—SVM) | 第29-30页 |
第3章 个体倾向与自信水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 | 第30-37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被试 | 第30页 |
·研究材料 | 第30-31页 |
·研究设计 | 第31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外部表征表达框架不同的决策差异 | 第31-32页 |
·外部表征表达内容不同时的决策差异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第4章 框架表征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实验 | 第37-44页 |
·实验目的 | 第37页 |
·实验假设 | 第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被试 | 第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实验程序 | 第38-39页 |
·数据选择和分析指标 | 第39-40页 |
·决策过程中的眼动指标 | 第39页 |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9-40页 |
·眼动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兴趣区域注视时间数据结果 | 第40-41页 |
·瞳孔直径分析 | 第41-42页 |
·凝视次数分析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第5章 内容表征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实验 | 第44-53页 |
·实验目的 | 第44页 |
·实验假设 | 第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被试 | 第44页 |
·实验仪器(同第四章) | 第44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程序 | 第45页 |
·数据选择和分析指标 | 第45页 |
·决策过程中的眼动指标(同第四章) | 第45页 |
·分析指标(同第四章)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眼动指标的方差分析 | 第46-47页 |
·平均注视时间的简单效应比较 | 第47-48页 |
·凝视时间的简单效应比较 | 第48-49页 |
·凝视时间的简单效应比较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6章 基于 SVM的眼动轨迹规律初步研究 | 第53-60页 |
·研究目的 | 第53页 |
·研究方法 | 第53页 |
·数据分析 | 第53-55页 |
·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第7章 讨论 | 第60-66页 |
·内外倾向对决策的影响作用 | 第60页 |
·自信水平及其他个体特征对决策的影响作用 | 第60-61页 |
·外部表征对内部表征的影响 | 第61-63页 |
·内部表征过程的规律性 | 第63-64页 |
·外部表征对决策的影响作用 | 第64-66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6-69页 |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参与课题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