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主栽抗病品种对RSV的抗性特征和抗病转基因水稻材料的创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2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2-29页
 1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理学研究现状第13-17页
   ·RSV分类地位、基本特性第13-15页
     ·RS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RSV的分子变异及致病性分化第14-15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毒介体的基本特性第15-17页
     ·灰飞虱的生物学特性第15-16页
     ·灰飞虱的传毒机制第16-17页
 2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分布和危害第17-20页
   ·病害症状第17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分布第17-18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和损失第18-20页
 3 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研究进展第20-24页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基因资源的筛选第20-21页
   ·水稻品种抗病性和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第21-22页
   ·遗传分析第22页
   ·基因定位第22-24页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控制策略现状第24-29页
   ·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控制第25页
   ·抗水稻条纹叶枯病转基因研究现状第25-28页
     ·利用来源于病毒的基因策略第25-27页
       ·RSV外壳蛋白基因的研究第25-26页
       ·病毒核酶基因的研究第26-27页
     ·利用非病毒来源的基因策略第27-28页
   ·病毒抑制剂的利用第28页
   ·展望第28-29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29-61页
 第一章 主栽水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特征第31-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材料与仪器第32页
   ·传毒介体的筛选第32-33页
   ·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第33-35页
     ·DIBA检测单头灰飞虱第33-34页
     ·苗期接种鉴定第34页
     ·鉴定标准第34-35页
   ·灰飞虱抗性鉴定第35-36页
     ·非嗜性测验第35页
     ·抗生性测验第35-36页
   ·统计分析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39页
   ·水稻品种对条纹病毒的抗性第36-37页
   ·水稻品种对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第37-39页
  3 讨论第39-43页
 第二章 转2-5A系统基因水稻材料的创制及其抗病毒分析第43-61页
  1 材料第44-45页
   ·水稻品种第44页
   ·载体和菌种第44页
   ·试剂与仪器第44-45页
  2 方法第45-52页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第45页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及其介导的水稻转化第45-46页
     ·根癌农杆菌的培养第45-46页
     ·水稻受体材料的侵染及其根癌农杆菌的共培养第46页
     ·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第46页
   ·转基因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6-47页
   ·PCR检测第47页
   ·southern检测第47-49页
   ·水稻总RNA的提取(Trizol法)第49-50页
   ·RT-PCR第50页
   ·PCR产物的克隆与测序第50-51页
     ·PCR产物的割胶纯化第50-51页
     ·利用T-A连接构建克隆载体第51页
     ·转化和筛选、测序第51页
   ·转基因株系抗病毒鉴定第51-52页
     ·接种体的准备第51-52页
     ·DIBA检测单头灰飞虱第52页
     ·室内接种鉴定第5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PCR检测第52-53页
   ·转基因水稻植株的Southern blot检测第53-54页
   ·RT-PCR第54页
   ·室内抗病毒鉴定第54-57页
     ·转基因水稻抗RSV鉴定第54-55页
     ·转基因水稻抗RBSDV鉴定第55-57页
  4 讨论第57-61页
全文总结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1页
附录A 常用缓冲液及试剂配方第71-74页
附录B 常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与仪器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
下一篇: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群体的遗传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征及主要育种性状QTL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