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 第9-28页 |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 植物雄性不育 | 第10-13页 |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 第10-11页 |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 | 第11-13页 |
2 大豆雄性不育研究 | 第13-16页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3-14页 |
·大豆核雄性不育 | 第14-15页 |
·大豆雄性不育的利用 | 第15-16页 |
3 细胞质雄性不育败育机制 | 第16-19页 |
·线粒体嵌合基因与CMS | 第16页 |
·RNA编辑与CMS | 第16-19页 |
4 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19-26页 |
·功能克隆 | 第20页 |
·转座子标签法 | 第20-21页 |
·定位克隆技术 | 第21页 |
·同源序列克隆方法 | 第21-22页 |
·mRNA差异显示技术 | 第22页 |
·cDNA-AFLP技术 | 第22-26页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 第28-64页 |
第一章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发育期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 | 第29-5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9页 |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39页 |
·总RNA的DNaseI消化 | 第39-40页 |
·cDNA-AFLP多态性分析 | 第40-43页 |
·差异片段的回收与克隆 | 第43-44页 |
·差异片段的测序和比对 | 第44-46页 |
·差异片段的序列分析 | 第46-47页 |
·RT验证 | 第47-48页 |
·2A-2的功能分析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52页 |
·提高RNA质量的措施 | 第49页 |
·cDNA混合池的构建 | 第49-50页 |
·cDNA-AFLP差异显示方法的有效性和改进 | 第50页 |
·MADS-box基因片段2A-2与大豆雄性不育 | 第50-52页 |
第二章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atp6基因的RNA编辑研究 | 第52-6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2-55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2页 |
·mtDNA的质量检测 | 第55页 |
·atp6基因扩增 | 第55-56页 |
·片段回收、转化、克隆 | 第56-57页 |
·atp6-3基因RNA编辑 | 第57-62页 |
3 讨论 | 第62-64页 |
·大豆mtDNA的提取 | 第62页 |
·atp6基因RNA编辑与大豆雄性不育 | 第62-63页 |
·ap6基因与大豆雄性不育 | 第63-64页 |
全文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