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大肠杆菌SLT-Ⅱe基因突变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及口服免疫效果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猪水肿病的概述 | 第11页 |
·猪水肿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 第11-14页 |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 | 第11-13页 |
·F18ab(F107)菌毛 | 第13-14页 |
·猪水肿病的发病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免疫能力 | 第14-15页 |
·营养水平 | 第15页 |
·遗传抗性 | 第15-16页 |
·猪水肿病的预防 | 第16-18页 |
·药物预防 | 第16页 |
·菌体灭活苗 | 第16-17页 |
·亚单位苗 | 第17-18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质粒和菌株 | 第19页 |
·实验动物及细胞系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PCR 扩增引物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7页 |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0-21页 |
·突变菌株O_(139)的毒力检测 | 第21-22页 |
·突变基因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22-23页 |
·菌毛化菌体的培养 | 第23页 |
·突变菌株安全性实验 | 第23页 |
·突变菌株在小鼠肠道内定植时间的测定 | 第23-24页 |
·突变菌株 O_(139)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测定 | 第24-27页 |
3 结果 | 第27-45页 |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 第27-28页 |
·突变菌株O_(139)的毒力检测 | 第28-31页 |
·毒素的提取 | 第28页 |
·毒素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活菌对昆明鼠 LD_(50)的测定 | 第29页 |
·毒素对昆明鼠 LD_(50)的测定 | 第29-30页 |
·毒素对vero 细胞 CD_(50)的测定 | 第30-31页 |
·突变基因遗传稳定性检测 | 第31页 |
·菌毛的培养 | 第31-32页 |
·突变菌株安全性实验 | 第32页 |
·突变菌株在小鼠肠道内定殖时间的测定 | 第32页 |
·突变菌株对小鼠免疫效果的测定 | 第32-45页 |
·免疫各阶段实验小鼠体重测定 | 第32-33页 |
·ELISA 包被抗原的制备 | 第33-34页 |
·免疫小鼠血清中 IgG 测定 | 第34-36页 |
·免疫小鼠粪便及肠黏液中特异性sIgA 测定 | 第36-39页 |
·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 | 第39-40页 |
·攻毒保护实验 | 第40-45页 |
4 讨论 | 第45-48页 |
·突变菌株的毒性 | 第45页 |
·突变菌株在小鼠肠道内的定植 | 第45-46页 |
·口服突变菌株O_(139)免疫效果评价 | 第46-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