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和μC/OS-Ⅱ的智能直流校验表的研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智能直流表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14-19页 |
·设计基础 | 第14页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5-18页 |
·方案选择 | 第15-16页 |
·仪表的总体框图 | 第16-18页 |
·仪器测量精度的要求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智能直流表硬件设计 | 第19-36页 |
·设计概述 | 第19页 |
·信号调理电路 | 第19-23页 |
·电压信号调理电路 | 第19-21页 |
·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 第21-22页 |
·测量选择 | 第22页 |
·可编程增益放大和量程切换 | 第22-23页 |
·采样电路设计 | 第23-28页 |
·AD7703简介 | 第24-26页 |
·AD7703在系统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微控制器系统 | 第28-30页 |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28-29页 |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 第30页 |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第30-32页 |
·可编程逻辑器件GAL | 第31-32页 |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第32页 |
·液晶接口电路 | 第32-33页 |
·通信接口 | 第33-34页 |
·电源电路 | 第34页 |
·硬件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硬件驱动程序的设计 | 第36-46页 |
·键盘接口驱动程序 | 第36页 |
·A/D转换器驱动程序 | 第36-38页 |
·AD7703标定 | 第36-38页 |
·AD7703输出值读取 | 第38页 |
·液晶模块驱动程序 | 第38-40页 |
·串口驱动程序 | 第40-42页 |
·串口初始化 | 第41页 |
·串口的接收和发送 | 第41-42页 |
·IAP模块程序 | 第42-46页 |
·IAP编程原理 | 第43-44页 |
·IAP编程C语言实现 | 第44-46页 |
第五章 μC/OS-Ⅱ及应用程序设计 | 第46-66页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46-47页 |
·μC/OS-Ⅱ的文件体系结构 | 第47-48页 |
·μC/OS-Ⅱ的内核原理 | 第48-51页 |
·任务和任务管理 | 第48页 |
·任务切换和调度 | 第48-49页 |
·任务间的通信与同步 | 第49-50页 |
·时钟节拍和时钟管理 | 第50页 |
·中断与中断处理 | 第50-51页 |
·μC/OS-Ⅱ在ARM上的移植 | 第51-52页 |
·程序结构规划 | 第52-55页 |
·*.h文件组 | 第53-54页 |
·arm文件组 | 第54页 |
·scf文件组 | 第54页 |
·target文件组 | 第54页 |
·μC/OS-Ⅱ文件组 | 第54-55页 |
·block文件组 | 第55页 |
·用户文件组 | 第55页 |
·任务分析 | 第55-58页 |
·任务划分 | 第55-57页 |
·任务关联 | 第57-58页 |
·任务设计 | 第58-66页 |
·键盘任务 | 第58-59页 |
·显示任务 | 第59-61页 |
·校准任务 | 第61页 |
·测量任务 | 第61-64页 |
·串口任务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 | 第66-74页 |
·测量误差的分类 | 第66-67页 |
·误差处理技术 | 第67-70页 |
·系统误差处理 | 第67-69页 |
·随机误差处理 | 第69-70页 |
·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A 直流表电路图 | 第79-80页 |
附录B 直流表电路板图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