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关系匹配的并行部件化人体识别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三维物体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第9-13页
     ·三维物体识别技术发展历程第10-12页
     ·三维物体识别的应用领域第12-13页
   ·部件化人体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第13-15页
     ·部件化人体识别的常用方法第13-14页
     ·部件化人体识别的应用领域第14-15页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本文的内容组织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部件化物体识别第18-29页
   ·物体部件化描述第18-21页
     ·超二次曲面部件化描述第18-20页
     ·广义圆柱体部件化描述第20-21页
   ·部件化物体识别基本方法分析第21-23页
     ·关系模型第21-22页
     ·功能模型第22-23页
   ·关系匹配第23-27页
     ·关系匹配的基本原理第23-24页
     ·一致性分配的基本原理第24-25页
     ·解释树的基本原理第25-27页
   ·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最小结构误差部件化人体识别第29-42页
   ·部件化人体识别方案第29-30页
   ·最小结构误差匹配策略第30页
   ·人体结构误差第30-33页
     ·人体关系匹配中的关系误差第31-33页
     ·人体关系匹配中的角度误差第33页
     ·人体结构误差设计第33页
   ·人体躯干约束解释树搜索第33-36页
     ·躯干约束设计思想第34页
     ·基于躯干约束的解释树构造过程第34-35页
     ·躯干约束解释树剪枝第35-36页
   ·匹配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6-38页
     ·设计思路第36页
     ·算法实现第36-38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并行部件化人体识别第42-53页
   ·并行匹配设计思想第42-46页
     ·并行算法原理第42-43页
     ·并行搜索树设计第43-45页
     ·基于部件集划分的并行搜索树第45-46页
   ·并行部件化人体识别策略第46-50页
     ·人体部件集划分策略第46-47页
     ·PST-PSD的构建第47-49页
     ·PST-PSD的算法设计第49-50页
   ·仿真实验第50-52页
     ·结果分析第50-51页
     ·效率比较第51-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部件化人体识别实验平台软件设计第53-58页
   ·实验平台简介第53-56页
     ·实验平台主界面第53-54页
     ·数据导入第54页
     ·表的类别划分第54-55页
     ·场景展示第55页
     ·人体识别第55页
     ·并行部件化人体识别第55-56页
   ·系统设计第56-58页
     ·系统对象模型第56-57页
     ·系统配置结构第57-58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8-61页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第58-59页
   ·后续的研究工作第59页
   ·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第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情况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Agent的数据挖掘技术在电信客户流失中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轴对称人眼定位特征提取方法在人脸表情识别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