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公路斜拉桥风致抖振时域分析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斜拉桥的特点及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 ·斜拉桥的特点 | 第12-13页 |
| ·斜拉桥的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 ·桥梁抖振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频域分析法 | 第14-18页 |
| ·时域分析法 | 第18-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风对桥梁结构的作用 | 第22-34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自然风的特性 | 第22-28页 |
| ·平均风特性 | 第22-25页 |
| ·脉动风特性 | 第25-28页 |
| ·风与桥梁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28-33页 |
| ·静力作用 | 第29-31页 |
| ·动力作用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斜拉桥三维空间脉动风场的模拟 | 第34-51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风场简化 | 第34-35页 |
| ·谐波合成法 | 第35-38页 |
| ·斜拉桥风场模拟 | 第38-50页 |
| ·风场模拟基本参数 | 第39-41页 |
| ·桥塔与桥墩风场模拟 | 第41-45页 |
| ·主梁风场模拟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1-65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51-53页 |
| ·工程概况与动力特性分析 | 第53-64页 |
| ·工程概况 | 第53-56页 |
| ·成桥状态动力特性 | 第56-62页 |
| ·典型施工状态动力特性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大跨度斜拉桥线性抖振时域分析 | 第65-111页 |
| ·引言 | 第65页 |
| ·三分力系数 | 第65-70页 |
| ·静力三分力试验 | 第65-68页 |
| ·三分力系数的曲线拟合 | 第68-70页 |
| ·风荷载的时域化 | 第70-78页 |
| ·静风荷载 | 第71-72页 |
| ·抖振力 | 第72-74页 |
| ·气动自激力 | 第74-78页 |
| ·线性抖振时域分析 | 第78-96页 |
| ·风荷载的加载 | 第78-79页 |
| ·成桥状态线性抖振时域分析 | 第79-86页 |
| ·抖振位移计算结果 | 第79-82页 |
| ·抖振内力计算结果 | 第82-85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施工阶段线性抖振时域分析 | 第86-95页 |
| ·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 | 第86-90页 |
| ·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 | 第90-95页 |
| ·结论 | 第95页 |
| ·计算结果复核 | 第95-96页 |
| ·与风洞试验结果的比较 | 第96-100页 |
| ·全桥气动弹性模型风洞试验 | 第97-99页 |
| ·结果比较 | 第99-100页 |
| ·抖振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00-109页 |
| ·气动导纳函数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气动自激力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 ·风速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 ·风攻角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 致谢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1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8页 |
| 发表的论文 | 第118页 |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