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引言 | 第14页 |
1 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 第14-23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生态分布 | 第14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结构 | 第14-15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分类 | 第15页 |
·信号肽序列 | 第15-16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中心结构 | 第16页 |
·β-葡萄糖苷酶催化反应机制 | 第16-19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底物专一性 | 第19页 |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 第19-20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相对分子量 | 第20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pH、pH 值稳定性及pI | 第20-21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 第21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和金属离子 | 第21页 |
·β-葡萄糖苷酶的基因克隆及表达 | 第21-23页 |
2 Β-葡萄糖苷酶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 第23-26页 |
·β-葡萄糖苷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 第23-24页 |
·生产低聚龙胆糖 | 第24页 |
·水解纤维素 | 第24-25页 |
·作为风味酶 | 第25页 |
·其它应用 | 第25-26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6-2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热稳定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29-5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9-40页 |
·材料 | 第29-31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9页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29-30页 |
·仪器 | 第30页 |
·培养基 | 第30页 |
·溶液配制 | 第30-31页 |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cDNA 克隆 | 第31-39页 |
·引物设计 | 第31页 |
·总RNA 的提取( Trizol 法) | 第31-32页 |
·反转录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32页 |
·基因cDNA 片段的分离 | 第32-39页 |
·全长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页 |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DNA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39-40页 |
·菌丝体DNA 的抽提(CTAB 法) | 第39-40页 |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DNA 的PCR 扩增 | 第40页 |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DNA 的序列分析 | 第4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6页 |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总RNA 的提取 | 第40-41页 |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 的克隆 | 第41-56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基因cDNA的分离 | 第41-43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cDNA 和氨基酸序列分析 | 第43-56页 |
3 讨论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6页 |
·基因分离技术 | 第56-57页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57-58页 |
第三节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58-10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9-78页 |
·材料 | 第59-6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59页 |
·酶和生化试剂 | 第59页 |
·培养基及有关溶液的配制 | 第59-6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1页 |
·实验方法 | 第61-78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 | 第61-63页 |
·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63-72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72-74页 |
·蛋白质纯度鉴定 | 第74-75页 |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 第75-76页 |
·β-葡萄糖苷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检测 | 第76页 |
·β-葡萄糖苷酶工程菌产酶曲线的测定 | 第76页 |
·β-葡萄糖苷酶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76-77页 |
·β-葡萄糖苷酶工程菌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 | 第77-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96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 | 第78-79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成熟肽基因序列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析 | 第78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成熟肽基因序列的分离 | 第78-79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79-96页 |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第80-82页 |
·重组酵母表达质粒转化 Pichia pastoris GS115 及酵母转化子的筛选 | 第82-85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bgl 基因在Pichia pastoris 中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检测 | 第85-88页 |
·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 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酵母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88页 |
·表达β-葡萄糖苷酶BGL 的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 第88-96页 |
3 讨论 | 第96-102页 |
·小结 | 第96-98页 |
·表达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Pichia pastoris 表达系统评析 | 第98-102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优势 | 第98-99页 |
·影响Pichia pastoris 表达系统表达重组β-葡萄糖苷酶的因素 | 第99-100页 |
·表达工程菌的培养条件 | 第100-102页 |
第四节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4页 |
·结论 | 第102页 |
·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