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樱桃论文

上海地区甜樱桃生物学特性及单氰胺打破休眠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缩略词第9-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8页
 1 甜樱桃生产现状第13-14页
 2 落叶果树休眠研究进展第14-20页
   ·温度对落叶果树休眠调控的影响第15-17页
   ·果树休眠期间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第17-18页
   ·休眠期间呼吸变化第18-19页
   ·与休眠有关的其它因素第19-20页
 3 单氰胺打破休眠的研究进展第20-23页
   ·单氰胺在果树上的应用第20-22页
   ·单氰胺打破休眠机理研究进展第22-23页
 4 果树花器发育研究进展第23-26页
   ·温度对花器发育的影响第23-24页
   ·生理因子对花器发育的影响第24-25页
   ·花器发育的分子机理第25-26页
 5 立论依据第26-27页
 6 研究内容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8页
第二章 上海地区甜樱桃生物学特性及花芽分化进程研究第38-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试材及取样第39页
   ·物候期观察第39页
   ·花器质量调查第39页
   ·生长特性调查第39页
   ·花芽分化进程研究第39-40页
   ·光合特性研究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51页
   ·气候条件第40-41页
   ·物候期第41-42页
   ·花器发育与结实状况第42页
   ·新梢生长第42-43页
   ·枝类组成第43-44页
   ·花芽分化第44-46页
     ·花芽分化各时期形态特征第44-45页
     ·花芽分化进程第45-46页
   ·光合相关特征第46-51页
     ·叶片气孔特征第46-47页
     ·叶绿素含量第47-48页
     ·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第48-49页
     ·气孔导度第49页
     ·细胞间隙CO_2 浓度第49-50页
     ·CO_2 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第三章 甜樱桃需冷量的测定第58-7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材料和处理第59页
   ·萌芽率的测定第59页
   ·甜樱桃枝条中可溶性糖、淀粉和含氮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第59-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66页
   ·不同甜樱桃品种的需冷量第60-61页
   ·甜樱桃枝条中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61-64页
   ·含氮化合物的变化第64-66页
 3. 讨论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第四章 单氰胺打破甜樱桃休眠的效果研究第71-8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1-73页
   ·材料第71页
   ·甜樱桃打破休眠方法第71-72页
   ·单氰胺对甜樱桃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72-7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3-80页
   ·甜樱桃不同打破休眠方法的筛选第73-76页
     ·试验1第73-75页
     ·试验2第75-76页
   ·单氰胺对甜樱桃部分生物学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第76-80页
 3 讨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第五章 单氰胺对甜樱桃花器发育的影响第85-9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5-86页
   ·材料和处理第85-86页
   ·花芽解剖观察方法第86页
   ·温度观测第8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6-92页
   ·单氰胺处理后花粉发育过程的观察第86-87页
   ·甜樱桃胚珠、胚囊发育过程的观察第87-90页
   ·单氰胺对甜樱桃胚珠、胚囊发育过程的影响第90-92页
 3. 讨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第六章 单氰胺打破甜樱桃休眠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98-12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9-101页
   ·材料和处理第99页
   ·相关酶和H_2O_2 含量测定第99页
   ·氨基酸总量、游离脯氨酸、总氮和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99-10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1-109页
   ·单氰胺处理后POD、CAT、 H_2O_2 的变化第101-103页
   ·单氰胺处理后氨基酸总量、游离脯氨酸、总氮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第103-106页
   ·单氰胺处理后甜樱桃枝条韧皮部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变化第106-109页
 3. 讨论第109-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0页
第七章 本文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20-123页
 1 结论第120-122页
   ·上海地区气候条件对甜樱桃部分生物学特性和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第120页
   ·低需冷量品种的筛选第120页
   ·单氰胺打破休眠的效果以及花器发育的影响第120-121页
   ·单氰胺打破休眠的机理第121-122页
 2 创新点第122-12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23-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水稻基因型鉴定以及水稻籼粳第四号染色体比较基因组研究
下一篇:园艺产品真空预冷过程温度检测与品质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