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2 替代燃料 | 第18-19页 |
1.3 正构烷烃 | 第19-21页 |
1.4 双环烷烃 | 第21-22页 |
1.5 支链烷烃及其与醚类混合燃料 | 第22-23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后续章节结构 | 第23-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2章 实验与模拟方法 | 第32-48页 |
2.1 实验研究方法 | 第32-37页 |
2.1.1 流动反应器热解实验装置 | 第32-34页 |
2.1.2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实验平台 | 第34-37页 |
2.2 动力学模型方法 | 第37-43页 |
2.2.1 动力学数据 | 第37-40页 |
2.2.2 热力学数据 | 第40-41页 |
2.2.3 输运数据 | 第41-42页 |
2.2.4 动力学模拟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第3章 正癸烷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48-84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48-51页 |
3.2 正癸烷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51-56页 |
3.2.1 正癸烷的初始分解路径 | 第53-54页 |
3.2.2 烷基自由基的反应路径 | 第54-55页 |
3.2.3 烯烃的消耗路径 | 第55页 |
3.2.4 热力学数据和输运数据 | 第55-56页 |
3.3 正癸烷流动反应器中的热解 | 第56-64页 |
3.3.1 实验条件和模拟 | 第56-57页 |
3.3.2 燃料的初始分解反应 | 第57-60页 |
3.3.3 烯烃的生成 | 第60-64页 |
3.4 正癸烷低压层流预混火焰 | 第64-69页 |
3.4.1 实验条件和模拟 | 第64-65页 |
3.4.2 结果与讨论 | 第65-69页 |
3.5 正癸烷模型的全面验证 | 第69-77页 |
3.5.1 常压流动反应器热解和氧化 | 第70-71页 |
3.5.2 高压激波管热解和氧化 | 第71-72页 |
3.5.3 常压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 | 第72-73页 |
3.5.4 常压层流预混火焰 | 第73-74页 |
3.5.5 常压对流扩散火焰 | 第74-76页 |
3.5.6 着火延迟时间 | 第76页 |
3.5.7 火焰传播速度 | 第76-7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第4章 正十二烷和正十四烷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84-120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84-86页 |
4.2 正十二烷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86-99页 |
4.2.1 正十二烷燃烧模型的构建 | 第87-88页 |
4.2.2 正十二烷流动反应器热解 | 第88-93页 |
4.2.3 正十二烷模型的全面验证 | 第93-99页 |
4.3 正十四烷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99-109页 |
4.3.1 正十四烷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99-100页 |
4.3.2 正十四烷流动反应器热解 | 第100-105页 |
4.3.3 正十四烷模型验证 | 第105-109页 |
4.4 正癸烷、正十二烷和正十四烷燃烧反应动力学对比研究 | 第109-113页 |
4.4.1 流动反应器中的热解对比研究 | 第109-110页 |
4.4.2 高压激波管中的热解和氧化对比研究 | 第110-111页 |
4.4.3 宏观燃烧参数对比研究 | 第111-11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0页 |
第5章 十氢萘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120-160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120-122页 |
5.2 十氢萘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第122-127页 |
5.2.1 十氢萘的初始分解反应路径 | 第123-125页 |
5.2.2 六种C_(10)H_(18)燃料异构体的反应路径 | 第125-126页 |
5.2.3 C_(10)H_(17)自由基的反应路径 | 第126-127页 |
5.3 十氢萘流动反应器热解 | 第127-140页 |
5.3.1 十氢萘的分解 | 第129-131页 |
5.3.2 单环芳烃的生成 | 第131-134页 |
5.3.3 C_5-C_2物种的生成 | 第134-137页 |
5.3.4 多环芳烃的生成 | 第137-140页 |
5.4 十氢萘层流预混火焰 | 第140-148页 |
5.4.1 主要火焰物种 | 第140-142页 |
5.4.2 单环和多环芳烃的生成 | 第142-145页 |
5.4.3 C_5-C_1小分子物种的生成 | 第145-148页 |
5.5 十氢萘模型的验证 | 第148-152页 |
5.5.1 高压激波管热解 | 第149页 |
5.5.2 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 | 第149-151页 |
5.5.3 着火延迟时间 | 第151-152页 |
5.6 十氢萘与正癸烷热解和燃烧特性对比性研究 | 第152-154页 |
5.6.1 流动反应器热解 | 第152-153页 |
5.6.2 着火延迟时间 | 第153-15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0页 |
第6章 异辛烷及其与醚类混合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160-192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160-162页 |
6.1.1 异辛烷 | 第160-161页 |
6.1.2 异辛烷与醚类混合燃料 | 第161-162页 |
6.2 低压层流预混火焰实验 | 第162-163页 |
6.3 混合燃料模型构建和验证 | 第163-171页 |
6.3.1 混合燃料模型对异辛烷文献实验的验证 | 第165-167页 |
6.3.2 混合燃料模型对乙醚文献实验的验证 | 第167-169页 |
6.3.3 混合燃料模型对二甲醚文献实验的验证 | 第169-171页 |
6.4 异辛烷及异辛烷和醚类混合燃料的低压层流预混火焰研究 | 第171-183页 |
6.4.1 异辛烷低压层流预混火焰 | 第171-174页 |
6.4.2 异辛烷和醚类混合燃料的层流预混火焰 | 第174-18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83-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185-19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92-196页 |
致谢 | 第196-20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200-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