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

背内侧前额叶皮层对慢性痛的下行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缩略语表第6-9页
中文摘要第9-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前言第18-20页
文献回顾第20-32页
第一部分 dmPFC-vlPAG神经通路参与慢性痛下行调控的形态学研究第32-63页
    1 材料第33-34页
        1.1 实验动物第33页
        1.2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33-34页
    2 方法第34-40页
        2.1 脑内核团立体定位注射第34-35页
        2.2 FG逆标神经元的免疫荧光结合荧光原位分子杂交双重染色第35-36页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36-38页
        2.4 狂犬病毒跨单级突触标记系统第38-39页
        2.5 染色切片观察和图像采集第39-40页
        2.6 结果统计和分析第40页
    3 结果第40-59页
        3.1 dmPFC-vlPAG神经通路的形态学证实第40-49页
        3.2 dmPFC内PV阳性神经元的传入投射第49-54页
        3.3 vlPAG内VGLUT2阳性神经元的传出投射第54-59页
    4 讨论第59-63页
        4.1 传统逆行和顺行示踪剂在束路追踪中的非特异性标记第60页
        4.2 dmPFC内向vlPAG投射神经元的分布和化学性质第60-61页
        4.3 dmPFC的传入投射第61-62页
        4.4 dmPFC-vlPAG的传出投射第62-63页
第二部分 dmPFC-vlPAG神经通路参与慢性痛下行调控的机能学研究第63-109页
    1 材料第64-65页
        1.1 实验动物第64页
        1.2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64-65页
    2 方法第65-74页
        2.1 脑内核团立体定位注射第65页
        2.2 脑内核团埋置光纤和套管第65-67页
        2.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67-69页
        2.4 CPNL痛模型的制备第69页
        2.5 机械性痛阈值的检测第69-70页
        2.6 旷场实验(open field, OF)检测动物的负性情绪第70页
        2.7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 EPM)检测动物的负性情绪第70-71页
        2.8 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和行为药理学方法对动物机械性痛阈值和旷场高架行为学的检测第71-72页
        2.9 Western blot检测第72-73页
        2.10 染色切片观察和图像采集第73-74页
        2.11 结果统计和分析第74页
    3 结果第74-102页
        3.1 化学毁损双侧dmPFC对慢性痛及其负性情绪的影响第74-82页
        3.2 光遗传学方法特异性激活dmPFC-vlPAG神经通路对慢性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第82-88页
        3.3 化学遗传学方法特异性激活dmPFC内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对慢性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第88-95页
        3.4 dmPFC参与慢性痛下行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第95-102页
    4 讨论第102-109页
        4.1 dmPFC-vlPAG神经通路维持正常情况下的痛阈值第103-104页
        4.2 毁损双侧dmPFC对痛行为和焦虑样行为的影响第104-105页
        4.3 特异性激活dmPFC-vlPAG神经通路增加动物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内的活动第105-106页
        4.4 dmPFC参与慢性痛和负性情绪调控的分子机制第106-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22页
附录第122-123页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油替代燃料典型烷烃和环烷烃组分的燃烧反应动力学实验和模型研究
下一篇:企业竞争战略的风险预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