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隆回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前言第9-15页
 1 研究背景第9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0-13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0-11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1-13页
 4 研究方法、资料来源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资料来源第13页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2章 隆回县城乡建设用地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第15-22页
 1 隆回县基本概况第15-16页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第15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15-16页
 2 1999-2007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动态变化特征第16-19页
   ·城镇建设用地与交通用地增长较快,农村居民点用地呈下降趋势第16页
   ·城乡建设用地增量空间分布存在差异第16-17页
   ·城乡建设用地相对变化速度存在空间差异第17-19页
 3 2007年隆回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现状特征第19页
   ·用地结构主要以农村居民点用地为主第19页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不均衡第19页
 4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第19-22页
   ·城镇用地扩张无序,农村居民点布局松散,土地斑块破碎程度明显第19-20页
   ·城乡结合部用地矛盾突出第20页
   ·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与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同步增加,建设用地布局与基本农田布局存在冲突第20-21页
   ·局部土地生态安全下降第21-22页
第3章 隆回县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22-25页
 1 资源环境容量第22页
 2 区域人口与经济增长第22-23页
   ·人口增长第22页
   ·经济增长第22-23页
   ·产业升级第23页
 3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第23-24页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24页
 5 其他政策与制度因素第24-25页
第4章 隆回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与布局优化分析第25-49页
 1 隆回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分析第25-39页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第25-31页
     ·国内生产总值预测第25-26页
     ·社会总投资额预测第26页
     ·人口总规模预测第26-28页
     ·城镇化水平预测第28-30页
     ·“两栖”人口预测第30-31页
   ·居民点与独立工矿用地总规模预测第31-35页
     ·回归预测第31-32页
     ·GM(1.1)模型预测第32-35页
   ·城镇用地规模预测第35-37页
     ·双因素预测模型的构建第35-36页
     ·预测过程及结果第36-37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预测第37页
   ·独立工矿用地规模预测第37-38页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存量与增量规模统筹分析第38页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存量分析第38页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存量和增量统筹分析第38页
   ·交通用地规模预测第38页
   ·水利设施用地规模预测第38-39页
   ·特殊用地规模预测第39页
 2 隆回县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分析第39-49页
   ·主要依据第39-40页
     ·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布局第39页
     ·城镇体系布局第39-40页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第40页
     ·耕地及基本农田布局第40页
     ·生态用地布局第40页
   ·城镇建设用地重点拓展区域及乡镇的确定第40-41页
     ·重点、次重点拓展区域第40-41页
     ·重点、次重点拓展乡镇第41页
   ·农村落居民点用地重点整理区域的确定第41-42页
     ·重点整理区域划分的原则第41页
     ·重点整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第41-42页
     ·农村居民点重点整理区域的划分第42页
   ·交通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第42-43页
     ·隆回县交通网络布局现状第42页
     ·隆回县交通网络布局优化方案第42-43页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解建议第43-49页
     ·规模指数的评价方法第43-44页
     ·乡镇发展潜力评价第44-49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1 结论第49页
 2 展望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第55-56页
附表第56-58页
附图第58-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怀化市鹤城区土地集约与节约利用研究
下一篇:澧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及潜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