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接触网论文--结构与零部件论文

接触网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课题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1-13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4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2章 接触网系统直线中间段腕臂柱静动态分析第16-39页
   ·前言第16页
   ·腕臂柱静力学分析第16-26页
     ·接触网系统腕臂柱的结构第16-17页
     ·腕臂柱模型的简化和单元的选择第17-18页
     ·腕臂柱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19页
     ·静力计算工况与模型加载第19-20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20-26页
   ·腕臂柱动力学分析第26-38页
     ·模态分析第27-31页
     ·谐响应分析第31-33页
     ·瞬态动力学分析第33-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腕臂柱零部件以及接触线可靠性研究第39-53页
   ·前言第39页
   ·腕臂柱零部件模糊可靠性研究第39-46页
     ·模糊可靠度的提出第39-40页
     ·模糊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40-41页
     ·隶属函数的选择第41-43页
     ·接触网零部件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型第43-44页
     ·接触网零部件模糊可靠度计算实例第44-46页
   ·接触线可靠性研究第46-51页
     ·接触线可靠性计算模型第46-47页
     ·接触线强度与应力计算第47-49页
     ·接触线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9-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接触网系统维修性分析第53-69页
   ·前言第53-54页
   ·维修性要求第54-57页
     ·维修性定性要求第54页
     ·维修性定量要求第54-57页
   ·接触网系统维修性建模第57-61页
     ·接触网系统平均修复时间的计算模型第57-58页
     ·接触网系统维修度计算模型第58-60页
     ·接触网系统最大修复时间模型第60-61页
   ·维修性分配第61-68页
     ·前言第61-62页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第62-66页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接触网系统维修性分配第66-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接触网系统经济性与综合权衡第69-80页
   ·接触网系统经济性分析第69-75页
     ·寿命周期费用的基本概念第69-70页
     ·接触网系统寿命周期费用计算模型第70-72页
     ·全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维修性的关系第72-73页
     ·可靠性与费用的函数关系第73-74页
     ·维修性与费用的函数关系第74-75页
   ·综合权衡分析第75-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onworks的车站联锁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桥上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动力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