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中小企业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12-20页 |
第一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相当严重 | 第12-13页 |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第12页 |
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很低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四川南充市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3-15页 |
一、南充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 | 第13-14页 |
二、南充市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 第14页 |
三、南充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 第15-20页 |
一、从中小企业的特性看 | 第15-17页 |
二、从金融企业经营方面看 | 第17-18页 |
三、从中介服务机构看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明确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 | 第20-32页 |
第一节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比较薄弱 | 第20-21页 |
二、城市商业银行区域性、地方性特征明显 | 第21页 |
三、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不完善 | 第21页 |
四、个别地区和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突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的竞争形势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在竞争中的优势 | 第23-24页 |
第四节 城市商业银行应明确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 第24-30页 |
一、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 | 第25-26页 |
二、外部环境竞争激烈的要求 | 第26页 |
三、有利于优化我国银行机构的整体布局 | 第26-27页 |
四、有助于实现城商行建立现代银行的目标 | 第27-28页 |
五、有助于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 | 第28-30页 |
第五节 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重要战略意义 | 第30-32页 |
一、大客户贡献度下降速度加快,银行盈利空间逐步缩小 | 第30页 |
二、中小企业贡献度逐步上升,并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目标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面临的困难、问题和风险分析 | 第32-42页 |
第一节 主要的困难 | 第32-36页 |
一、信用风险大 | 第32页 |
二、信息不对称 | 第32-33页 |
三、信用评级难 | 第33页 |
四、抵押担保难 | 第33页 |
五、激励约束难 | 第33-34页 |
六、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较弱 | 第34-35页 |
七、独立核算制度的推进步伐缓慢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6-37页 |
一、银行价值取向和市场定位需要调整 | 第36页 |
二、采用与大客户相同的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合小企业金融业务 | 第36页 |
三、缺乏针对小企业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城市商业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分析 | 第37-42页 |
一、小企业方面 | 第37-38页 |
二、银行方面 | 第38-39页 |
三、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风险与大、中型企业贷款风险特点比较 | 第39-42页 |
第四章 城市商业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策略建议 | 第42-50页 |
第一节 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不动摇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制定信贷资产结构规划,确保中小企业在整个信贷资产中合理的比重 | 第43-44页 |
一、重点支持中型企业 | 第43-44页 |
二、重点支持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 | 第44页 |
三、重点支持股份制、民营、外资等中小企业 | 第44页 |
第三节 建立稳定勤奋的信贷员队伍,解决获取信息难题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积极扩大和创新融资担保方式,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门槛 | 第45-46页 |
第五节 加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措施 | 第46-50页 |
一、注重"软信息" | 第46页 |
二、注重贷前调查 | 第46页 |
三、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增强贷款担保能力 | 第46-47页 |
四、改进和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 第47页 |
五、加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管理 | 第47-48页 |
六、加快完善贷款信息管理工作 | 第48-49页 |
七、增强风险定价能力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包商模式"—城市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功实践 | 第50-58页 |
第一节 包商银行简介及市场定位 | 第50-51页 |
第二节 包商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项目的主要做法 | 第51-55页 |
一、建立一支独立高效的信贷队伍 | 第51-52页 |
二、充分借鉴世界技术,设计符合中小客户特点的业务框架及流程 | 第52-54页 |
三、健康信贷文化的打造是项目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础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包商银行中小贷款项目成果和运作思路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致谢辞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