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人事诉讼程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人事诉讼程序概述第11-17页
 一、人事诉讼程序的概念第11-12页
 二、人事诉讼程序的性质第12-14页
 三、人事诉讼程序应当遵循的原则第14-17页
  (一) 职权探知主义原则第14-15页
  (二) 当事人处分权、辩论权受到限制原则第15页
  (三) 全面解决原则第15-16页
  (四) 部分案件调解前置原则第16页
  (五) 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第16-17页
第二部分 人事诉讼程序确立的法理依据第17-21页
 一、程序正义第17-18页
 二、程序相称原理第18-19页
 三、程序选择权第19-21页
第三部分 两大法系国家关于人事诉讼程序的比较研究第21-27页
 一、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关于人事诉讼程序的规定第21-23页
  (一) 德国的相关规定第21页
  (二) 法国的相关规定第21-22页
  (三) 日本的相关规定第22页
  (四) 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第22-23页
 二、英美法系主要国家关于人事诉讼程序的现定第23-25页
  (一) 美国的相关规定第23页
  (二) 英国的相关规定第23-24页
  (三) 澳大利亚的相关规定第24页
  (四) 我国香港地区的相关规定第24-25页
 三、两大法系国家关于人事诉讼程序的比较分析第25-27页
  (一) 两大法系的差异第25-26页
  (二) 两大法系共同选择: 人事诉讼是民事诉讼中的特殊领域第26-27页
第四部分 我国解决身份关系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现实考量第27-34页
 一、我国解决身份关系案件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立法现状第27-28页
 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尚未设置人事诉讼程序的原因分析第28-30页
  (一) 民事案件以婚姻家庭案件为主的格局决定了民事诉讼法中未设置人事诉讼程序第28-29页
  (二) “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影响了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制定第29页
  (三) 超职权主义诉讼体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决定了我国未考虑设立人事诉讼程序第29-30页
 三、我国设立人事诉讼程序的可行性分析第30-34页
  (一) 人事诉讼案件性质的需要第30-31页
  (二) 人事诉讼纠纷不断增多的现实要求第31-32页
  (三) 保障相应实体法顺利实施的需要第32页
  (四) 审判方式改革的时代需要第32-34页
第五部分 构建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法律思考第34-40页
 一、我国人事诉讼程序的立法模式第34页
 二、我国人事诉讼程序应适用的基本原则第34-35页
  (一) 要求当事人本人或法定代理人到场原则第34-35页
  (二) 检察官参与原则第35页
 三、我国人事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范围第35-36页
  (一) 婚姻事件第35-36页
  (二) 收养事件第36页
  (三) 亲子事件第36页
 四、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中关于审判机构的设置第36-37页
 五、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中关于管辖的特殊规定第37-38页
 六、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中关于当事人的规定第38页
 七、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中关于起诉的规定第38-39页
 八、我国人事诉讼程序中关于裁判效力的规定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3页
参考资料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恶意诉讼的程序法规制研究
下一篇:论检察官的不起诉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