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泛素降解途径 | 第15-17页 |
·标记工具——泛素 | 第16页 |
·与泛素相关的三种重要的酶 | 第16页 |
·蛋白酶体 | 第16-17页 |
·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途径 | 第17页 |
·E3 连接酶分类 | 第17-20页 |
·HECT 家族 | 第17-18页 |
·U-box 家族 | 第18-19页 |
·RING 家族 | 第19-20页 |
·SCF 复合体与F-box 蛋白 | 第20-21页 |
·植物中F-box 蛋白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植物中F-box 蛋白的分类 | 第21页 |
·F-box 蛋白的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21页 |
·F-box 蛋白在植物激素信号传导及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F-box 蛋白在植物光信号和光周期调控中的作用 | 第22页 |
·F-box 蛋白在影响植物侧根发育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F-box 蛋白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 第23页 |
·玉米中F-box 蛋白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3页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单位 CKS(CDK subunits) | 第23-24页 |
·基础转录因子 BTF3(basic transcription factor 3) | 第24页 |
·本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ZmFBL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5-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31页 |
·材料 | 第25-26页 |
·方法 | 第26-31页 |
·结果 | 第31-36页 |
·ZmFBL2 cDNA 克隆与分析 | 第31-34页 |
·ZmFBL2 基因组DNA 的克隆与分析 | 第34-35页 |
·ZmFBL2 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ZmFBL2 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分析 | 第37-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材料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38页 |
·结果 | 第38-41页 |
·ZmFBL2 基因组织差异性表达分析 | 第38-39页 |
·ZmFBL2 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第39-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ZmFBL2 与MSKS、ZmMADS-box 蛋白互作分析 | 第43-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9页 |
·材料 | 第43-46页 |
·方法 | 第46-49页 |
·结果 | 第49-53页 |
·MSK 基因的克隆 | 第49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9-51页 |
·F-box 蛋白ZmFBL2 与MSK、ZmCKS、ZmMADS 蛋白互作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F-box 蛋白ZmFBL2 与MSK 蛋白互作 | 第53页 |
·F-box 蛋白ZmFBL2 与ZmMADS-box 蛋白互作 | 第53页 |
·F-box 蛋白ZmFBL2 与ZmCKS2 蛋白互作 | 第53-54页 |
第五章 ZmFBL2 基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 | 第54-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4-60页 |
·材料 | 第54-56页 |
·方法 | 第56-60页 |
·结果 | 第60-64页 |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农杆菌的转化 | 第60页 |
·转基因株系的分子检测 | 第60-61页 |
·转基因株系的表型鉴定 | 第61-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玉米干旱诱导表达基因ZmCKS2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65-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7页 |
·植物材料与处理 | 第65页 |
·RNA 提取及第一链cDNA 的合成 | 第65-66页 |
·ZmCKS2 基因的克隆 | 第66页 |
·ZmCKS2 基因的基因组DNA 序列扩增及分析 | 第66页 |
·ZmCKS2 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启动子元件分析 | 第66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分析 | 第66-67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67页 |
·结果 | 第67-72页 |
·ZmCKS2 基因cDNAs 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67-68页 |
·多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第68-69页 |
·ZmCKS2 基因组DNA 序列扩增及分析 | 第69页 |
·ZmCKS2 基因启动子的获得和反式作用元件的分析 | 第69-71页 |
·ZmCKS2 基因在玉米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第71页 |
·ZmCKS2 基因应答逆境胁迫表达分析 | 第71-72页 |
·讨论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玉米干旱诱导表达基因ZmBTF3b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74-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4-76页 |
·材料处理 | 第74-75页 |
·RNA 提取及第一链cDNA 的合成 | 第75页 |
·ZmBTF3b 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5页 |
·ZmBTF3b 启动子的克隆及启动子元件分析 | 第75-76页 |
·ZmBTF3b 转录定量分析 | 第76页 |
·转录激活活性分析 | 第76页 |
·结果 | 第76-81页 |
·ZmBTF3b 的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 第76-77页 |
·ZmBTF3b 启动子的获得和反式作用元件的分析 | 第77-78页 |
·ZmBTF3b 蛋白转录活性分析 | 第78-79页 |
·ZmBTF3b 组织差异性分析及其诱导表达分析 | 第79-81页 |
·讨论 | 第81-83页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第83-85页 |
·ZmFBL2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3页 |
·ZmFBL2 基因在玉米中的表达分析 | 第83页 |
·ZmFBL2 与MSK、ZmMADS-box 蛋白互作分析 | 第83页 |
·ZmFBL2 基因转化野生型拟南芥 | 第83-84页 |
·玉米干旱诱导表达基因ZmCKS2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84页 |
·玉米干旱诱导表达基因ZmBTF3b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作者简历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