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转ABP9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创制与干旱、低氮逆境的抗性鉴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4页
   ·文献综述第13-32页
     ·非生物逆境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3页
     ·植物耐受逆境胁迫的分子机制第13-17页
     ·活性氧及其生物学作用第17-19页
     ·ABA 与信号传导第19-23页
     ·非生物逆境信号在植物体内的传导第23-25页
     ·植物对氮素的吸收同化及氮素介导的信号传导第25-31页
     ·植物系统中外源基因的研究手段第31-32页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32-33页
   ·技术路线第33-34页
第二章 转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创制与分子鉴定第34-49页
   ·ABP9 基因与转ABP9 基因小麦的创制第34页
   ·材料与方法第34-42页
     ·质粒的提取第34-35页
     ·转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筛选第35-37页
     ·转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Southern blot 分析第37-40页
     ·植物材料总RNA 的提取第40页
     ·RNA 电泳与Northern blot 分析第40-41页
     ·T2 代转基因小麦材料的苗期耐旱性鉴定第41-4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7页
     ·转基因小麦株系的获得第42页
     ·小麦基因组DNA 的提取第42-43页
     ·转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筛选第43页
     ·转 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 Southern 和 Northern 分子杂交结果分析第43-46页
     ·T2 代转基因小麦的PCR 鉴定和初步耐旱筛选第46页
     ·T2 代转基因小麦的旱后存活率第46-47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47-49页
第三章 转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对干旱胁迫耐受性的研究第49-61页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材料第49页
     ·方法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60页
     ·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种子萌发期耐受干旱胁迫的研究第50-51页
     ·2009 年-2010 年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在干旱逆境下的表型第51-52页
     ·2010 年石 4185 和 Ind-ABP9 石 4185 小麦纯合株系在干旱逆境下的表型第52-53页
     ·2010 年宁春四号和Ubi-ABP9 宁春四号小麦纯合株系在干旱逆境下的表型第53-54页
     ·干旱逆境对Ubi-ABP9第54页
     ·正常生长条件下Ubi-ABP9/Ind-ABP9 石 4185 小麦纯合株系和 Ubi-ABP9 宁春四号小麦纯合株系的生长表型第54-55页
     ·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在干旱逆境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第55-57页
     ·干旱逆境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的相对含水量第57-58页
     ·干旱逆境对石4185 小麦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产量性状的影响第58-59页
     ·正常生长条件下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的产量性状第59-60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60-61页
第四章 转 Ubi-ABP9 基因小麦纯合株系对低氮胁迫耐受性的研究第61-73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植物材料第61页
     ·试剂盒与化学试剂第61页
     ·仪器第61页
     ·引物第61页
     ·用于逆境胁迫的玉米材料的处理第61页
     ·用于低氮胁迫实验的小麦材料的处理第61-62页
     ·植物材料总RNA 的提取与电泳第62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62-63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第63页
     ·植物叶片叶绿素的提取方法第63-64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4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4-71页
     ·玉米RNA 的提取第64页
     ·玉米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与cDNA 中基因组污染的检测第64-65页
     ·低氮条件下ABP9 基因在玉米内源系统中的表达谱分析第65页
     ·Ubi-ABP9 小麦纯合株系对低氮逆境的耐受性研究第65-67页
     ·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在正常生长条件下的表型第67-68页
     ·低氮逆境和正常生长条件下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第68页
     ·石4185 与Ubi-ABP9 石4185 小麦纯合株系在低氮逆境和正常培养条件下的营养生长第68-69页
     ·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在低氮逆境条件下的产量性状第69-70页
     ·石4185 和Ubi-ABP9 石4185 小麦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产量性状第70-71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71-7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讨论与论文创新点第73-75页
   ·转基因小麦纯合株系的获得与分子验证第73页
   ·ABP9 基因对提高小麦干旱耐受性的研究结论第73页
   ·ABP9 基因对提高小麦低氮胁迫耐受性的研究结论第73-74页
   ·转基因作物抗逆实验的条件控制第74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74页
   ·本论文工作的创新点第74-75页
     ·ABP9 基因在小麦中的功能验证第74页
     ·在转基因植物中使用诱导型启动子驱动 ABP9 基因表达第74页
     ·发现了 ABP9 基因的耐低氮功能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7页
致谢第87-88页
作者简历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间偃麦草抗病相关基因TiERF1与TiDPK1的分离与功能研究
下一篇:玉米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