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1-13页 |
(一)职前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 第11页 |
(二)职前英语教师写作能力是专业知识技能重要组成部分 | 第11页 |
(三)职前英语教师英语写作能力的评价工作需要加强 | 第11-13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13页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4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3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3页 |
(一)职前英语教师 | 第15页 |
(二)英语写作能力 | 第15-18页 |
(三)教师学科专业知识结构 | 第18-22页 |
(四)英语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 第22-23页 |
二、职前英语教师英语写作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 第23-33页 |
(一)职前英语教师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二)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构成研究 | 第25-26页 |
(三)职前英语教师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现状 | 第26-29页 |
(四)英语写作评价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五)英语写作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33-44页 |
一、理论框架与研究思路 | 第33-38页 |
(一)理论框架 | 第33-37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37-3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8页 |
(一)文献法 | 第38页 |
(二)统计分析法 | 第38页 |
(三)访谈法 | 第38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38页 |
(一)试测阶段 | 第38页 |
(二)实测阶段 | 第38页 |
四、研究工具 | 第38-43页 |
(一)Rasch模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 第38-41页 |
(二)Rasch模型的应用 | 第41-43页 |
五、研究流程 | 第43页 |
六、资料分析 | 第43-44页 |
(一)职前英语教师(师范生)英语写作课程结业论文部分 | 第43页 |
(二)访谈部分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职前英语教师(师范生)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工具的开发与检验 | 第44-67页 |
一、评价工具的选择与“本土化” | 第44-49页 |
(一)国外评价工具的选取与翻译 | 第44-45页 |
(二)国外评价工具的修订 | 第45-49页 |
二、评价工具信效度的检验 | 第49-61页 |
(一)样本来源及样本信息 | 第49页 |
(二)评分者一致性检验 | 第49页 |
(三)项目分析(Project analysis) | 第49-56页 |
(四)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 第56-60页 |
(五)信度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 | 第60-61页 |
三、Rasch模型工具的开发 | 第61-67页 |
(一)评价量表的整体质量分析 | 第61-63页 |
(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分析 | 第63-65页 |
(三)评价量表的分值转换 | 第65-67页 |
第四章 职前英语教师(师范生)英语写作能力分析与评价 | 第67-77页 |
一、职前英语教师(师范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总体特征分析与评价 | 第67页 |
二、职前英语教师(师范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维度特征分析与评价 | 第67-72页 |
(一)所有样本在语言运用维度的分析与评价 | 第67-69页 |
(二)所有样本在思想与表达维度的分析与评价 | 第69-71页 |
(三)所有样本在写作规范维度的分析与评价 | 第71-72页 |
三、职前英语教师(师范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水平特征分析与评价 | 第72-77页 |
(一)高水平样本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73-74页 |
(二)中水平样本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74-75页 |
(三)低水平样本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77-8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77-79页 |
(一)职前英语教师英语写作能力评价工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 第77页 |
(二)评价工具能够较好地区分职前英语教师英语写作能力水平 | 第77-78页 |
(三)近半数的职前英语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 | 第78页 |
(四)半数以上的职前英语教师能够从各维度上表现出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 | 第78页 |
(五)半数以上的职前英语教师英语写作能力整体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 | 第78-79页 |
二、研究建议 | 第79-80页 |
(一)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79页 |
(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1 | 第85-88页 |
附录 2 | 第88-89页 |
附录 3 | 第89-90页 |
后记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