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 1 蕨类植物分类概述 | 第10-18页 |
| ·蕨类植物分类 | 第10-11页 |
| ·近年来蕨类植物的分类更新 | 第11-18页 |
| ·薄唇蕨属 | 第11-12页 |
| ·薄鳞蕨属 | 第12页 |
| ·鳞毛蕨属及其他 | 第12-13页 |
| ·复叶耳蕨属 | 第13页 |
| ·耳蕨属 | 第13-14页 |
| ·拟蕨 | 第14页 |
| ·蹄盖蕨 | 第14-15页 |
| ·柳叶蕨属 | 第15页 |
| ·鳞毛蕨属 | 第15页 |
| ·瓦尾属 | 第15-16页 |
| ·线琏属 | 第16页 |
| ·心叶三脉蕨 | 第16页 |
| ·轴鳞蕨属 | 第16页 |
| ·其他 | 第16-18页 |
| 2 SRAP分子标记 | 第18-22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原理 | 第18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技术流程 | 第18-19页 |
| ·引物的设计与选择 | 第18-19页 |
| ·SRAP-PCR扩增 | 第19页 |
| ·凝胶电泳分析 | 第19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研究应用与进展 | 第19-21页 |
| ·SRAP分子标记的优点 | 第21-22页 |
| 3 SRAP分子标记在植物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用SRAP分子标记对蕨类植物分类的研究 | 第24-46页 |
| 1 蕨类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24-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 ·材料来源 | 第24页 |
| ·材料种类 | 第24-25页 |
| ·实验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5-26页 |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26-28页 |
| ·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蕨类植物的基因组DNA | 第26页 |
| ·DNA样品的紫外消光值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26-28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28页 |
| 2 SRAP分子标记 | 第28-46页 |
| ·模板DNA:取自以上步骤提取出的样品基因组DNA | 第28页 |
| ·SRAP引物设计 | 第28-29页 |
| ·引物的筛选 | 第29页 |
| ·PCR扩增与分析 | 第29-42页 |
| ·PCR反应体系 | 第29页 |
| ·PCR反应程序 | 第29-30页 |
|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0页 |
| ·PCR扩增结果 | 第30-42页 |
| ·PCR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仪器 | 第42页 |
| ·群体内单个样品SRAP聚类分析 | 第42-44页 |
| ·讨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附录A | 第51-52页 |
| 附录B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