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市场规制主体的激励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 | 第17-22页 |
·规制理论 | 第17-18页 |
·公共利益理论 | 第17页 |
·规制俘获理论 | 第17页 |
·规制经济理论 | 第17页 |
·寻租理论 | 第17-18页 |
·激励规制理论 | 第18页 |
·博弈论 | 第18-20页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博弈论的分类 | 第19页 |
·博弈论的基本假设 | 第19页 |
·博弈论在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影响 | 第19-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2页 |
·委托-代理关系 | 第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假设 | 第20-21页 |
·委托-代理问题的种类 | 第21-22页 |
3 我国房地产市场规制历程及规制效果评价 | 第22-31页 |
·房地产一级市场的政府规制历程 | 第22-24页 |
·房地产二级市场规制历程 | 第24-28页 |
·规制效果评价与当前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分析 | 第31-48页 |
·我国现行房地产业规制体制背景 | 第31-34页 |
·两级政府在房地产博弈中的行为目标 | 第34-35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静态博弈分析 | 第35-40页 |
·模型假设 | 第35-36页 |
·中央政府不实施激励的模型 | 第36-38页 |
·中央政府实施激励的模型 | 第38-40页 |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动态博弈分析 | 第40-46页 |
·模型假设 | 第41页 |
·中央政府实施激励的模型 | 第41-45页 |
·中央政府不实施激励的模型 | 第45页 |
·模型比较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房地产市场规制主体激励机制设计 | 第48-58页 |
·规制主体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激励机制概述 | 第48-52页 |
·规制主体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48页 |
·规制主体间的激励机制概述 | 第48-52页 |
·完全信息下和不完全信息下激励机制 | 第52-57页 |
·基本模型 | 第52-54页 |
·完全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不完全信息下的激励机制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件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