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3页 |
·世界经济新形势 | 第8页 |
·中国产业结构在新形势下的战略性调整 | 第8-10页 |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法制变迁的一般关系 | 第10-11页 |
·中国产业结构法律制度战略性调整的历史性要求 | 第11-12页 |
·学术意义 | 第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学界有关产业结构调节法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产业结构调节法的概念 | 第13页 |
·产业结构调节法的地位 | 第13-15页 |
·产业结构调解法的特征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标和拟解决问题 | 第16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6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6页 |
·创新之处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国外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考察 | 第18-25页 |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的理论渊源 | 第18页 |
·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18-22页 |
·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考察——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 第18-20页 |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20-21页 |
·韩国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之考察 | 第21-22页 |
·主要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之考察——以印度为例 | 第22页 |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法之评析 | 第22-25页 |
·重视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 | 第23页 |
·构建完善的产业法 | 第23页 |
·正确的把握国家干预和市场自由 | 第23-24页 |
·独特的反垄断制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第24-25页 |
3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的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5-26页 |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2页 |
·综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法的缺失 | 第27-28页 |
·专项的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的缺失 | 第28-30页 |
·产业结构调整的配套其他部门法律不完善 | 第30-32页 |
4 完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32-40页 |
·确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法的原则 | 第32页 |
·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则 | 第32页 |
·市场自由为主和政府适度干预相结合 | 第32页 |
·效率原则 | 第32页 |
·制定综合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法——《国家综合产业结构调整法》 | 第32-35页 |
·订立综合性产业政策法律应该遵循的原则 | 第33-34页 |
·《国家综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法》的核心内容 | 第34-35页 |
·制定专项的产业结构调整法律规范 | 第35-38页 |
·制定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法律法规 | 第35页 |
·完善第三产业立法 | 第35-36页 |
·制定和颁布《进出口产业促进法》 | 第36页 |
·制定《衰退产业调整政策法》 | 第36-37页 |
·制定《产业损害预警法》 | 第37页 |
·进一步的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法 | 第37-38页 |
·完善产业结构调整的配套其他部门法律 | 第38-40页 |
·完善产业组织法之中的《反垄断法》 | 第38页 |
·加快中国产业技术标准立法并与国际标准协调 | 第38页 |
·制定相应的产业环境标准规范,并且与国际接轨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