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差集的量子LDPC码的构造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数字通信系统 | 第9-10页 |
| ·LDPC 码 | 第10页 |
| ·量子信息 | 第10-12页 |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2-13页 |
| 2 LDPC 码和量子码 | 第13-23页 |
| ·LDPC 码 | 第13-16页 |
| ·LDPC 码的定义 | 第13页 |
| ·Tanner 图的表示 | 第13-14页 |
| ·环及围长 | 第14-15页 |
| ·LDPC 码的编译码方法 | 第15-16页 |
| ·量子码 | 第16-23页 |
| ·量子码的基本概念 | 第16-19页 |
| ·稳定子码 | 第19-21页 |
| ·CSS 码 | 第21-23页 |
| 3 基于循环差集的量子LDPC 码的构造 | 第23-38页 |
| ·准循环LDPC 码的定义及相关结论 | 第23-26页 |
| ·准循环LDPC 码(QC-LDPC 码) | 第23-24页 |
| ·无四环与扭关系的等价描述 | 第24-26页 |
| ·循环差集 | 第26-28页 |
| ·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 ·循环差集的存在性 | 第27-28页 |
| ·无四环的CSS 码的构造 | 第28-38页 |
| ·基于完备循环差集的CSS 码的构造 | 第28-35页 |
| ·基于循环差集的CSS 码的构造 | 第35-38页 |
| 4 结束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