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11页
第一章 劳动合同解除权的基本理论第11-17页
 第一节 劳动关系发展概要第11-13页
  一、建国后到上世纪70 年代末的发展沿革第11页
  二、上世纪7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的发展沿革第11-12页
  三、上世纪90 年代初开始到本世纪初的发展沿革第12页
  四、本世纪初至今的发展沿革第12-13页
 第二节 劳动合同解除权的定义及基本内容第13-17页
  一、劳动合同解除权的定义第13页
  二、劳动合同解除权的基本内容第13-14页
  三、劳动合同的终止与劳动合同解除的区别第14-17页
第二章 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发展概要及内容分析第17-27页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定第17-22页
  一、我国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发展过程第17页
  二、我国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的相关立法的规定第17-22页
 第二节 国外关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发展概要第22-27页
  一、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第23页
  二、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条件、解除程序、法律责任的规定第23-26页
  三、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的附随义务第26-27页
第三章 我国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7-33页
 一、预告通知期统一化的不合理第27-28页
 二、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规定不明确第28-29页
 三、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中“严重”程度无具体衡量标第29-30页
 四、如何认定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标准不明确第30-31页
 五、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衡量标准无界定第31-33页
第四章 完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的几点设计第33-43页
 第一节 完善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33-34页
  一、协商一致原则第33页
  二、预告通知原则第33页
  三、国家强制原则第33-34页
 第二节 完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解除权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4-43页
  一、完善预告通知期制度的立法设想第34-35页
  二、完善关于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规定的立法设想第35-38页
  三、加强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监督管理第38-40页
  四、完善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界定标准的立法设想第40-41页
  五、确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具体参照标准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劳务派遣民事法律关系研究
下一篇:论行政复议中的适当性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