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研究--以钢铁行业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9页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9-20页
   ·研究的内容、方法第20-24页
     ·研究的内容第20-22页
     ·研究的方法第22-24页
第2章 股权结构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的相关理论第24-32页
   ·股权结构第24-27页
     ·股权属性第24-25页
     ·股权集中度第25-27页
     ·内部人持股第27页
     ·股权流动性第27页
   ·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绩效第27-28页
   ·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及委托代理理论第28-31页
     ·产权理论第28-29页
     ·两权分离理论第29-30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分析第32-45页
   ·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第32-35页
     ·股权结构与股东大会第33页
     ·股权结构与董事会和监事会第33页
     ·股权结构与经理层第33-35页
   ·股权属性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第35-39页
     ·国有股的影响第35-36页
     ·法人股的影响第36-37页
     ·社会公众股的影响第37-39页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第39-42页
     ·股权集中度与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第39页
     ·股权集中度与监督机制第39-40页
     ·股权集中度与代理权争夺第40-41页
     ·股权集中度与并购第41-42页
   ·股权流通性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第42-43页
     ·监督机制很难奏效,证券市场职能扭曲第42页
     ·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造成收益风险不对等第42-43页
   ·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钢铁行业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绩效现状第45-58页
   ·我国钢铁行业的基本状况第45-51页
     ·我国钢铁行业的特点第45-47页
     ·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第47-51页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第51-55页
     ·国家股所占比重仍然较大第53-54页
     ·流通股比例在逐年上升第54-55页
     ·股权过度集中第55页
     ·管理层持股比例很小第55页
   ·钢铁行业公司治理绩效现状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第58-79页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第58页
   ·定义变量第58-63页
     ·解释变量第58-60页
     ·被解释变量第60-62页
     ·控制变量第62-63页
   ·统计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3-64页
   ·综合治理绩效指标第64-68页
     ·主成份分析的原理第64页
     ·提取综合治理绩效指标第64-68页
   ·构造模型第68-69页
   ·股权属性回归分析第69-72页
   ·股权集中度回归分析第72-75页
   ·管理层持股比例分析第75-76页
   ·实证结果呈现不显著关系的其他原因第76-77页
     ·钢铁行业本身的原因第76-77页
     ·样本选取的原因第77页
     ·指标选择的原因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6章 政策性建议第79-83页
   ·改进建议第79-82页
     ·保持国有股控股地位条件下,降低其持股比例第79-80页
     ·将控制权恰当分布在几个股东的手中第80页
     ·引入机构股和社会法人股,改善股权结构第80-81页
     ·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结构第81页
     ·增加管理层持股比例,有效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第81页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作者简介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小企业招聘研究
下一篇:港口物流园区投资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