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6页 |
·选题及其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国外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2页 |
·国内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2-14页 |
·基本概念界定及经典危机传播理论介绍 | 第14-2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4-26页 |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失误的危害 | 第26-36页 |
·诱发受众心理行为危机 | 第26-29页 |
·引发处置行动环境障碍 | 第29-31页 |
·导致危机事态扩大恶化 | 第31-33页 |
·带来政府执政诚信危机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失误的原因 | 第36-58页 |
·政府信息披露"片言只语"导致权威信源真空 | 第36-40页 |
·隐情不报"失语" | 第37-38页 |
·沟通不畅"失声" | 第38-39页 |
·披露迟缓"失信" | 第39-40页 |
·传媒新闻管制"缓言慢语"造成舆论阵地丧失 | 第40-45页 |
·严格管制误战机 | 第40-42页 |
·避重就轻遭质疑 | 第42-43页 |
·欠缺深度留空当 | 第43-45页 |
·民间急于知情"猜言妄语"引发社会心理恐慌 | 第45-52页 |
·谣言散布蛊惑 | 第45-48页 |
·传闻流播干扰 | 第48-50页 |
·流言扩散添乱 | 第50-52页 |
·网络缺乏把关"群言乱语"加剧信息管理危机 | 第52-58页 |
·信息放大误导 | 第53-55页 |
·恶意炒作生非 | 第55-56页 |
·负面报道惹祸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策略优化 | 第58-89页 |
·注重首因效应,抢占舆论阵地 | 第58-65页 |
·信息公开——"打开天窗说亮话" | 第58-61页 |
·议程设置——"先下手为强" | 第61-62页 |
·群体认同——"天塌下来有政府撑着" | 第62-65页 |
·注重沟通整合,有效引导公众 | 第65-75页 |
·形象战略——彰显民本情怀 | 第65-67页 |
·舆论主导——善借传媒桥梁 | 第67-72页 |
·社会动员——鼓动公众参与 | 第72-75页 |
·注重互动共享,确保信道畅通 | 第75-89页 |
·了望预警——反馈舆情 | 第75-78页 |
·免疫"接种"——净化"网舆" | 第78-81页 |
·责任回应——新闻发言人制度 | 第81-89页 |
第五章 政府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典型案例剖析 | 第89-108页 |
·焦点事件——"5·12"汶川大地震之鉴 | 第89-98页 |
·快速反应,稳定公众心 | 第89-91页 |
·信息公开,赢得公信力 | 第91-93页 |
·舆论引导,掌握主动权 | 第93-96页 |
·社会动员,彰显凝聚力 | 第96-98页 |
·舆论失语——"6·28"瓮安事件之痛 | 第98-108页 |
·信息不灵,错失良机 | 第98-100页 |
·信访不畅,矛盾升级 | 第100-101页 |
·网媒失控,推波助澜 | 第101-103页 |
·官民对话,重构信任 | 第103-108页 |
结语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