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二)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 文献法 | 第12-13页 |
2. 调查法 | 第13页 |
3. 访谈法 | 第13页 |
4. 比较研究法 | 第13页 |
5. 历史研究法 | 第13页 |
(四) 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考试政策效果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一) 考试政策的内涵 | 第14页 |
(二) 考试政策的组成要素 | 第14-16页 |
1. 考试政策的制定 | 第14-15页 |
2. 考试政策的执行 | 第15页 |
3. 考试政策的评估 | 第15页 |
4. 考试政策的监控 | 第15-16页 |
(三) 考试政策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1. 利益相关性 | 第16页 |
2. 目标取向性 | 第16页 |
3. 功能多样性 | 第16-17页 |
4. 阶段性 | 第17页 |
(四) 考试政策效果分析的内涵 | 第17-20页 |
1. 价值取向分析 | 第17页 |
2. 目标达成分析 | 第17-18页 |
3. 国际比较分析 | 第18-20页 |
二、“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目标的形成与呈现 | 第20-25页 |
(一) 高考恢复和酝酿改革时期(1978——1984年) | 第20页 |
(二) 高考改革试验和深化期(1985——1998年) | 第20-21页 |
(三) 高考新一轮改革期(1999年至今) | 第21-23页 |
1. 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 第22页 |
2. 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 第22-23页 |
3. 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 第23页 |
(四) “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的呈现 | 第23-25页 |
三、“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效果调查 | 第25-59页 |
(一) “中国中学英语教师高考备考现状”调查概况 | 第25-26页 |
1. 调查目的 | 第25页 |
2. 调查对象 | 第25页 |
3. 调查方法 | 第25-26页 |
4. 调查内容 | 第26页 |
(二) “中国中学英语教师高考备考现状”调查结果 | 第26-56页 |
1. 听力题型调查结果 | 第26-32页 |
2. 单项填空题型调查结果 | 第32-37页 |
3. 完形填空题型调查结果 | 第37-43页 |
4. 阅读理解题型调查结果 | 第43-56页 |
(三) “中国中学英语教师高考备考现状”调查结论 | 第56-59页 |
四、“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低效原因分析 | 第59-70页 |
(一) “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低效原因分析访谈概况 | 第59页 |
1. 访谈目的 | 第59页 |
2. 访谈对象 | 第59页 |
3. 访谈内容 | 第59页 |
(二) “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低效原因分析访谈结果 | 第59-63页 |
(三) “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低效原因分析结论 | 第63-70页 |
1. 教师培训缺失导致“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低效 | 第63-64页 |
2. 应试教育主导教学和备考导致中学很难实施素质教育 | 第64-65页 |
3. 《高考大纲》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作用有限 | 第65-70页 |
五、基于《高考大纲》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国际参照 | 第70-80页 |
(一) 英国《GCSE考试大纲》分析 | 第70-74页 |
1. 听说读写的全面考查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 第70-72页 |
2. 科学、详细的评分标准为教师和学生的高考备考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 第72-73页 |
3. 学习策略教学建议给教师提供了“授之以渔”的有效方法 | 第73-74页 |
(二) 美国《SAT考试大纲》分析 | 第74-77页 |
1. 考试大纲的编制以“能力”为中心 | 第74-75页 |
2. 试题的编制以“专业、科学”为标准 | 第75页 |
3. 考试题型以“客观”为主 | 第75-77页 |
(三) 印度《高中会考大纲》分析 | 第77-80页 |
1. 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编制能力目标 | 第77-78页 |
2. 基于教育政策设计考试目的与考试内容 | 第78-79页 |
3.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设计评分体系 | 第79-80页 |
六、“高考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政策改革建议 | 第80-85页 |
(一) 组建专业队伍,科学编制高考能力评价大纲 | 第80-81页 |
(二) 基于大学所需和高考现实,重构高考题型 | 第81-82页 |
(三) 在《高考大纲》中明确说明高考的素质要求 | 第82-83页 |
(四) 在《高考大纲说明》中指出高考所考查素质的培养方法 | 第83-84页 |
(五) 在高考复习教学培训中指导教师培养学生素质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