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农产品价格对农业保险道德风险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36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4-16页
    1.2 研究背景分析第16-30页
        1.2.1 我国农产品价格体系及其波动情况第17-20页
        1.2.2 我国农产品支持保护政策第20-21页
        1.2.3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第21-24页
        1.2.4 农业保险经营中面临的道德风险成为主要发展障碍第24-27页
        1.2.5 农产品价格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影响日益显现第27-30页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第30-33页
        1.3.1 对农业保险的界定第30-31页
        1.3.2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定第31-32页
        1.3.3 对农业保险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界定第32-33页
        1.3.4 研究对象选取的合理性第33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论文框架第33-34页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第34-36页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36-47页
    2.1 农业保险的市场失灵第36-38页
    2.2 关于农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第38-40页
    2.3 农业保险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第40-44页
    2.4 关于农产品价格与农业保险关系的研究第44-45页
    2.5 国内外研究综合述评第45-47页
第3章 农产品价格、农户生产行为与道德风险的理论框架第47-64页
    3.1 模型构建第48-50页
        3.1.1 基本变量关系假定第48-49页
        3.1.2 基本模型构建第49-50页
    3.2 模型分析之一:没有农业保险的情形第50-52页
        3.2.1 最优化问题第50-51页
        3.2.2 求解过程第51页
        3.2.3 最优解及其含义第51-52页
    3.3 模型分析之二: 有农业保险、无道德风险的情形第52-58页
        3.3.1 公平费率、全额投保情形第52-53页
        3.3.2 非公平费率、比例投保的情形第53-56页
        3.3.3 非公平费率、比例投保、仅赔偿成本的情形第56-58页
    3.4 模型分析之三: 有农业保险、有道德风险的情形第58-61页
        3.4.1 基本假设第58-59页
        3.4.2 第一种道德风险情形:“零投入,报告N=0”第59-60页
        3.4.3 第二种道德风险情形:“正常投入,损失未发生N=1,报告N=0”第60-61页
    3.5 本章小结及启示第61-64页
        3.5.1 农户的生产行为第61页
        3.5.2 农户投保行为中的道德风险第61-62页
        3.5.3 农户索赔行为中的道德风险第62页
        3.5.4 政策启示第62-64页
第4章 北京市农业生产和农业保险基本情况第64-75页
    4.1 北京市农业生产条件第64-66页
    4.2 北京市农业发展情况第66-69页
    4.3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第69-75页
        4.3.1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特征第69-70页
        4.3.2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条款第70-73页
        4.3.3 北京市农业保险发展情况第73-75页
第5章 农产品价格、农户生产行为与农业保险道德风险的实证研究第75-94页
    5.1 模型构建、数据和检验方法第75-82页
        5.1.1 模型构建第75-77页
        5.1.2 数据来源及指标说明第77-78页
        5.1.3 主要研究方法及说明第78-82页
    5.2 北京市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关系实证研究第82-87页
        5.2.1 数据直观分析第83-85页
        5.2.2 简单相关性分析第85-86页
        5.2.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第86-87页
    5.3 北京市农产品价格与农业保险道德风险实证研究第87-91页
        5.3.1 数据直观分析第88页
        5.3.2 简单相关性分析第88-89页
        5.3.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第89-91页
    5.4 政策含义第91-94页
附录第94-100页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酸盐及其反硝化残留有机物深度去除技术研究
下一篇:审计问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