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序言 | 第9-10页 |
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概说 | 第10-18页 |
1.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阐释 | 第10-13页 |
1.1.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起源与发展 | 第10-11页 |
1.1.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面临的挑战 | 第11-12页 |
1.1.3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特殊性比较 | 第12-13页 |
1.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1.2.1 环境权理论 | 第13-14页 |
1.2.2 责任政府理论 | 第14-15页 |
1.3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功能 | 第15-18页 |
1.3.1 司法救济规制“政府失灵” | 第15-16页 |
1.3.2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16-17页 |
1.3.3 实现多元化社会治理 | 第17-18页 |
2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检视 | 第18-25页 |
2.1 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现状 | 第18-20页 |
2.1.1 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进步 | 第18-19页 |
2.1.2 新《环境保护法》第58条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2.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实践现状 | 第20-21页 |
2.2.1 环保组织、公民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实践 | 第20-21页 |
2.2.2 检察院关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试点工作的进展 | 第21页 |
2.3 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困境 | 第21-25页 |
2.3.1 “公共利益”标准法律界定不清晰 | 第21-22页 |
2.3.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不明确 | 第22-23页 |
2.3.3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狭窄 | 第23-24页 |
2.3.4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制度不完善 | 第24-25页 |
3.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设想 | 第25-38页 |
3.1 完善启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实体法依据 | 第25-27页 |
3.1.1 环境权写入《宪法》 | 第25-26页 |
3.1.2 《行政诉讼法》增加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内容 | 第26页 |
3.1.3 扩充《环境保护法》第58条 | 第26-27页 |
3.2 明确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 第27-30页 |
3.2.1 关于公民个人的起诉资格 | 第27-28页 |
3.2.2 关于社会团体的起诉资格 | 第28-29页 |
3.2.3 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起诉资格 | 第29-30页 |
3.3 明确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30-32页 |
3.3.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公共利益标准 | 第30-31页 |
3.3.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之行政行为标准 | 第31-32页 |
3.4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保障 | 第32-35页 |
3.4.1 关于管辖 | 第32-33页 |
3.4.2 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与诉讼费用 | 第33-34页 |
3.4.3 设定诉讼前置程序 | 第34-35页 |
3.4.4 设定诉前临时禁令程序 | 第35页 |
3.5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判决与执行 | 第35-38页 |
3.5.1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判决与执行实践剖析 | 第35-36页 |
3.5.2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判决与执行对应措施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