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律师制度论文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探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2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第2章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概述第13-27页
    2.1 法律援助制度概述第13-14页
    2.2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界定第14-17页
        2.2.1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特点第15-16页
        2.2.2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2.3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价值第17-27页
        2.3.1 我国高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必要性第17-24页
        2.3.2 我国高校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可行性第24-27页
第3章 中美高校法律援助制度及其比较第27-33页
    3.1 美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第28-30页
    3.2 中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第30-31页
    3.3 中美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比较第31-33页
        3.3.1 实施主体与组织机构的比较第31-32页
        3.3.2 资金筹集方式的比较第32页
        3.3.3 援助模式的比较第32-33页
第4章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3-41页
    4.1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法律地位不明确第33-36页
    4.2 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管理体制混乱第36-38页
    4.3 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第38-39页
    4.4 高校法律援助队伍缺乏稳定性第39-40页
    4.5 高校法律援助受案范围窄、层次低第40-41页
第5章 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路径第41-47页
    5.1 明确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法律地位第41-42页
    5.2 规范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管理体制第42页
    5.3 建立全方位资金筹集体制第42-44页
        5.3.1 政府层面第42-43页
        5.3.2 社会层面第43页
        5.3.3 高校层面第43-44页
    5.4 强化队伍建设第44-45页
        5.4.1 制定长效激励办法第44页
        5.4.2 建立稳定、高效的援助队伍第44-45页
    5.5 完善多元化保障机制第45-47页
        5.5.1 建立与司法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机制第45页
        5.5.2 引进诉讼保险和律师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第45页
        5.5.3 法律援助与“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相融合第45-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梨谷氨酸受体家族分析及PbrGLR3.3的功能验证
下一篇:梨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特性及野生与栽培种果实性状的比较